原標題:巧用玉米期權 貿易商坦然面對市場困境

近兩年,國內玉米市場波動率明顯加大,尤其是自去年以來,玉米價格上漲至歷史高位。而受物流因素、需求端影響,國內玉米價格南北倒掛,部分貿易商面臨採購即虧損的兩難境地。 

“大商所上市玉米期權,爲企業提供了更爲豐富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作爲玉米貿易商,如何利用好金融工具實現風險管理,在產業困境中求生存成爲重要課題。”錦州良豐物流負責人劉立新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稱。

據記者瞭解,劉立新是當地糧食圈的“網紅”,願意把經營中的經驗分享給其他糧食單位,而且始終堅信風險管控纔是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所以期貨套保成了公司日常經營的一部分,始終秉承以對沖風險爲目的、套期保值爲方法的謹慎態度。

巧用期權套保企業走的更穩

2018年開始,良豐物流開始與銀河期貨開展衍生品場外業務,來解決企業管理、採購、生產、銷售環節中所遇到的不同風險。據劉立新介紹,2019年玉米場內期權在大商所上市,作爲產業鏈中游的良豐物流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決定一試。在非洲豬瘟、自然災害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玉米期權的上市有助於市場爲玉米產業的中下游企業量身定製風險管理產品,對沖價格波動風險,促進企業穩健經營發展,提升產業客戶特別是下游玉米深加工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推動玉米產業的優化和轉型升級。

從期貨公司業務角度來看,玉米期權的上市進一步豐富了期貨公司的玉米價格風險管理工具,使其業務管理向多維度、精細化方向轉型,業務模式具有更多創新的可能。

對於良豐物流來說,在以前的模式下,只能選擇期貨或場外期權管理風險。如果選擇期貨模式進行風險管理,雖然期貨與現貨的收益會相互抵消,但企業也失去了追求更高收益的機會。考慮到場內期權僅需支付一定權利金便可達到風險對沖的效果、保留了獲取現貨收益正增長的機會,且公開報價、信息透明直觀,能夠更好地滿足玉米產業企業風險管理的需求,良豐物流開始與銀河期貨探討從嘗試“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開始着手,利用衍生品工具規避價格風險。

縱觀歷史,不管是流行病疫情,還是曾經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貿易類企業一直是在夾縫中生存,很難做到低買高賣的完美貿易。“在參與項目之前,良豐物流概括起生產經營中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三種。分爲銷售風險、採購風險、庫存風險。”劉立新說道。

據劉立新介紹,首先,銷售風險方面,對於玉米貿易商來講,未來計劃銷售玉米,已經在庫存的玉米就會擔心價格下跌影響收入。企業瞭解到,其實可以通過買入看跌期權鎖定銷售價格,或者賣出看漲期權,亦或二者結合將盈虧限制在可控範圍。

採購風險方面,對於貿易商來講,未來計劃採購玉米,擔心價格上漲影響成本,通過金融衍生品工具可以通過買入看漲期權鎖定採購價格,或者賣出看跌期權一定程度上降低採購成本,同樣也可以二者結合將收益虧損限制在可控範圍。

庫存風險方面,對於企業的庫存管理,如果淨庫存爲負,則面臨的是採購風險,如果淨庫存爲正,則面臨的是銷售風險,分別適用於上述兩種情形。

劉立新表示,良豐物流在參與大商所玉米場內期權項目後,通過與銀河期貨不斷地深入交流探討,深深地感受到,如果不會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規避價格風險,企業就如在夾縫中生存,一旦遇到極端行情,很可能就面臨喪失繼續經營的風險。

對於期權套保來說,良豐物流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資金使用效率高。期貨不論是買保還是賣保都需要繳納保證金,而期權買方無需繳納保證金,只需要支付權利金,其中虛值期權的權利金較少。即使期權賣方繳納保證金,但收取的權利金也可抵補掉一部分,相對期貨套保降低了資金成本,便於資金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劉立新表示,項目結束,公司上下一致認爲期權作爲期貨的補充和延伸,未來必將成爲中國衍生品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企業各個管理層的領導也非常重視,認爲期權可以提升我國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能力,對服務“三農”意義重大。

從期權合約性質上看,買入期權更適合資金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一些中小型涉農企業的現狀。相對於期貨,買入期權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在鎖定風險的同時,還能夠爲企業保留收益的可能。企業最大可能損失爲權利金,可能獲得的最大收益卻不受限制,這也避免了追加保證金的繁瑣和可能面臨的穿倉風險。

另外,與期貨只能在期貨市場根據當前市場行情成交建倉不同,期權可以指定未來買入或賣出商品的價格,即期權的行權價格。可以通過在衆多行權價中選擇合適的價格,明確未來最高買價或最低賣價,也可以將期權、期貨、現貨形成多樣化的套保組合,進一步降低市場風險。場內期權爲實體企業量身定製了卓有成效的避險模式,通過參與“大商所企風計劃”項目,企業認爲期權工具將爲企業生產經營保“價”護航。

當被問及嘗試此次玉米場內期權後的打算時,劉立新認爲,金融工具已經逐步深入到當今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發展中,在同行業越來越成熟的運用期貨市場的情況下,要想保證穩定的發展,就一定要繼續研究期貨,並不斷地學習新生的工具。

“作爲一個成熟的企業,要想長久穩定的發展,不應該只圖一時的暴利,而是要有長遠的規劃和長期規避經營風險的能力,通過對衍生品工具不斷的學習,達到對沖市場風險的目的。”劉立新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