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網-HEA.CN報道:激光電視在高端市場苦苦掙扎,而智能投影則伴隨着技術升級以及市場下沉,以低廉的價格逐漸成爲了家庭試聽市場的新主角之一,正在不斷接收拋棄電視的年輕消費者。

作爲投影儀技術升級的產物,激光電視在爲自己帶上”電視“的標籤之後,並未如想象中一樣,在大尺寸領域取代電視,反而在高世代液晶產線的逐漸投產下,逐漸喪失優勢。到了2021年,激光電視彎道超車的美夢已經落空,反觀被”激光電視“廠商所輕視的智能投影,卻開始悄悄侵蝕電視市場。

01不叫投影儀後,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一天一地

事實上,液晶電視價格的連番上漲爲投影儀打開了上升通道。據瞭解,自去年6月份以來,彩電上游面板進入漲價期,從而帶動了下游彩電終端價格的上漲,並延續至今。中怡康數據顯示,5月國內彩電市場雙線渠道價格仍在高漲。彩電廠商爲了保證利潤,轉向大屏彩電的生產,進一步推高了大尺寸電視的價格,使彩電廠商在大屏市場艱難前進。 

而這給予面對超大屏市場的激光電視以及智能投影儀發展空間。其中智能投影儀憑藉兼具大屏以及低價的優勢,成爲了家電娛樂消費的新選擇。數據顯示,隨着彩電價格不斷攀升,智能投影儀均價一路走低,5月智能投影市場均價爲2041元,均低於彩電線上線下渠道價格。在此背景下,智能投影銷量持續走高,2021年第一季度,市場銷量突破100萬臺,達到108.4萬臺,同比增長46.3%。 

根據IDC數據,預計2024年中國投影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近千萬臺規模,五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4%,這讓許多不同背景企業看到了該產業巨大的發展前景。而想要躋身於高端彩電市場的”激光電視“卻沒有把握液晶電視漲價而讓出來的市場。在2020年第二季度達到銷量最高點後,便迅速回落,呈現馬鞍形的發展趨勢。 

洛圖科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激光電視總出貨量僅爲21.2萬臺,同比增長5.9%,絕對增量僅爲1萬臺左右。作爲對比,2018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的增長率突破了100%。過去幾年,漂亮的增長數字可以讓激光電視廠商做文章,而如今,激光電視卻進入了基數小,增速不高的境況。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 65英寸和及70英寸以上的智能電視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了23.4%和47.8%。激光電視很難說還存在優勢。 

02跑偏的激光電視,和是不是投影儀無關

急於和投影儀做切割之後,激光電視被廠商冠上”電視“的標籤,價格一躍而上,進入萬元俱樂部。“未來的產品”、“護眼”等宣傳話語,不斷爲激光電視鍍金,以求使其匹配其售價,然而,在進入真正的應用場景時,激光電視也只能”原形畢露“。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廠商不斷拉高激光電視地位的宣傳,也在不斷拉高消費者的期待。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激光電視,目的是將”影院“帶回家。然而現實的落差,成爲了讓消費者”吐槽“的焦點。作爲投影儀技術升級的產物,雖然畫面效果確實好於傳統投影儀,但在萬元的價格高位下,卻比不上內置了偏光片的液晶電視,更不要說和影院掰手腕。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激光電視在亮度、分辨率、對比度等方面具有先天性劣勢,在明亮的環境中無法顯示出較好的視覺效果,在安裝調試環節費時費力,所以激光電視更適合會議、辦公、教育等商用市場,而不是個體消費者市場。” 

現階段的激光電視噱頭遠遠要大於實用性,產品本身存在的缺陷,在宣傳過程中避重就輕,或隻字不提。當液晶電視的技術進一步革新後,如果繼續抱着收割韭菜的心態去面對廣大消費者,激光電視有可能會成爲歷史的棄子。 

而野心相對更小的智能投影卻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2021年上半年,智能投影市場仍以2000元以下價格段爲主,但行業“長尾”格局也在進一步加強;市場3000元以上價位的中高端產品銷售份額由去年的15%增加至24%;2000元以下價位的低端產品市場銷售份額由去年的59%增加至62%,其中999元以下的產品銷售份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個百分點,市場消費持續下沉,表明智能投影從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市場,正在加速向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鄉鎮“下沉”。 

激光電視在高端市場苦苦掙扎,而智能投影則伴隨着技術升級以及市場下沉,以低廉的價格逐漸成爲了家庭試聽市場的新主角之一,正在不斷接收拋棄電視的年輕消費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