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京奥运会马上就要在2021年7月底开幕了,这场延迟了一年的奥运会中间有着太多的幺蛾子。但是关于奥运会其实还有一个冷知识:并不是所有的比赛都要在开幕式后才举行。以本届奥运会为例,早在开幕之前,奥运女足的比赛已经开始了,我们本期的故事也正是从这场提前的比赛说起。

图注:放国歌时嘴皮都不动一下的日本女足

7月21日,在日本女足对阵加拿大女足的比赛当中,日本女足在播放日本国歌时,从正式上场队员到替补队员到教练席竟然没有一个人张嘴正儿八经地唱日本国歌,这一幕经过电视播出之后,也让一部分日本网友非常生气。

但是要是熟悉日本的朋友,就会知道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日本女足当中,在日本其他运动项目也很少看到有运动员唱日本国歌,甚至是整个日本国民当中对于唱不唱国歌都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图注:里约奥运会上批判运动员不唱国歌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

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路,在这种重大的比赛场合播放国歌,运动员高唱国歌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为什么在日本会恰恰相反呢?

本期以史为鉴就跟大家聊聊日本国歌的故事。

图注:日本国歌《君之代》

日本现在的国歌名叫《君之代》,是1999年才被日本国会众参两院确定为正式的日本国歌。

虽然《君之代》作为日本国歌到现在也仅仅才二十余年,但是这首歌的历史倒是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明治维新时期。

根据记载,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压根没有什么国旗、国歌的思维。

到了1869年的时候,一个英国人听说了日本人没国歌,这才建议日本人应该写一首自己的国歌。

这个英国人是当时担任英国驻日大使馆护卫队步兵营军乐队队长约翰·威廉·芬顿(John William Fenton),他也是在日本横滨的时候闲得无聊,在同日本萨摩藩军乐队队员们吹牛的时候,大吹特吹英国国歌《天佑吾王》有多么好,说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歌云云,然后还不忘在日本同僚跟前显摆自己:

如果你们日本人没有国歌,那你们只要能提供歌词,我来给你们作曲!

萨摩藩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军乐队成员深深感到英国人说的对,于是就把写歌词的重任交给了萨摩藩步兵队队长大山岩。

图注:大山岩

大山岩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明治和大正时期的九位元老之一, 还是日本帝国陆军的创建者之一。

在日本实行内阁制后,大山岩也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陆军大臣,他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担任日军第二军长,手里面沾满了威海卫中国人民的鲜血。

大山岩在当时属于少有的文化人,不但日语好,还精通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在接到写日本第一首国歌的任务后,从萨摩琵琶俳句集《蓬莱山》中选择了四句话作为日本国歌的歌词,这四句就是:

君が代は 千代に八千代に さざれ石の 巌となりて 苔の生すまで

翻译成中文就是:

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还有翻译的更信雅达的版本,最后括号内两句是引申含义:

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砂砾成岩兮,遍生青苔。(长治久安兮,国富民泰。)

图注:君之代歌词

于是,英国人芬顿就拿这四句歌词,改吧改吧加点音乐,变成了日本初代国歌《君之代》。整体来说,这首《君之代》完全是以封建军国主义为主题,全部歌词都是歌颂天皇千秋万代云云。

但是唱了7年之后,这首由英国人作曲,完全西方化的歌曲被认为曲调完全不适合日本人唱,于是在1876年被停止演唱,但是对于歌词,大家都没有表示什么特别大的异议。

到了1880年的时候,日本国内也觉得应该重新对这首歌词进行谱曲,于是这次重新谱曲的重任交给了专门为天皇演奏皇家乐曲的宫内省式部寮雅乐课的一等乐师林守广,海军乐队指挥中村雄助、陆军乐队指挥四元义豊,以及一位与海军签有合同的德国乐团教师弗朗兹· 埃克特(Franz Eckert)。

于是林守广给这四句词配上了皇家雅乐调的曲子,这就是第二代《君之代》。

图注:明治天皇

这首《君之代》刚开始仅仅用于和天皇相关的场合,比如欢迎天皇、皇家典礼等上面,因为天皇经常视察军队,这首歌就在日军之中流行开来。

又过了几年,到了1893年的时候,《君之代》已经成了日本文部省规定的小学生必唱的八首歌曲之一。后来在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基于天皇制度下的获胜的日本人开始膨胀,《君之代》也逐渐成为了日本最著名的歌曲,事实上的日本国歌,只是一直没有被官方明确承认而已。

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用的音乐也正是《君之代》。

图注:日本吃到全世界第一颗原子弹

到了二战胜利之后,这首歌颂天皇的歌曲因为其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也深受质疑,日本文部省"自主地"从有关中小学的实施令中删除了齐唱"君之代"的规定。

但是等到抗美援朝胜利后,日本重新得到美国的支持后,又开始暗戳戳地使坏了,1958年,日本文部省在其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又开始"希望"日本的中小学在举行各种仪式时"悬挂日章旗","齐唱君之代"。

1974年的时候,当时的田中角荣首相曾经提出意见,打算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日本的国歌为《君之代》,但是这一提议被日本部分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坚决抵制(日本教师组织历来是左翼为主),认为这首歌曲完全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歌曲,并不适合于成为日本国歌。

图注:1972年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从这以后,日本每年都因为要不要唱《君之代》的问题而引发各种争论,甚至还有为此自杀的。

1999年2月28日,日本文部省要求必须悬挂"日章旗",要求学生"齐唱君之代",但是这一做法又被教师群体所坚决抵制,日本广岛县县立世罗高中校长石川敏浩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在家自杀,在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但是到了1999年8月9日,日本国会还是正式通过了《国旗与国歌法》,规定了"日之丸"旗为日本国旗,《君之代》为日本国歌。

也正是在日本国内关于《君之代》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争议,而且日本国歌整体的音调非常平缓,许多人包括日本人都认为有点像哀乐。

其中日本学者藤田友治认为《君之代》是天皇葬礼上咏唱的挽歌,理由是:

我が君(わがきみ)"直译为"吾皇",即天皇。

"千世に八千世(ちよにやちよ)"表示超越凡人的永恒的生命。日本古代认为人在死之后生命才会永恒。

"巌(いわお)"直译为"岩石",在这里象征墓石(即墓碑)。

"苔のむす(こけのむす)"直译为"长出苔藓",在此表示"死者转世"的意思。因为按照古代日本人的生死观,人在死后会变成自然界的一部分。

图注:日本人抗议日本国歌、国旗法案

所以这首歌并非是歌颂天皇的赞歌,而是一首哀悼去世天皇并祝愿其"转世永恒"的挽歌,当然,这一观点肯定无法获得日本各界的认同,但是不妨网友们吐槽。

如果您不信,可以搜索听一下君之代,亲耳感受一下……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君之代》与太阳旗--日本国歌、国旗简介

《君之代》歌词释译

牺牲品--石川敏浩

「君が代」の起源 「君が代」の本歌は挽歌だった 著者名: 藤田友治/编著 歴史・哲学研究所/编著 出版社名: 明石书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