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大眼楼管

作者:肖恩

7月26日,市场消息称,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几十家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拿地额不仅包括房企在公开市场拿地,还包括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

按照目前房企的平均售价中,土地成本占比在40%左右的情况,那么这个拿地新政的潜台词就是:不允许房企再扩充土储池子,要想多拿地,就要多销售。说直白一点,房企可以去库存,但是绝不能扩增土储。

加速去库存 房价恐承压

去年8月,监管部门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对重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设置了“三道红线”,具体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试点房企须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12家试点房企都包括: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

试点房企面临的监管不仅仅是“三道红线”,还包括6月央行等监管部门已经出手,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的商票数据纳入其监控范围,要求房企将商票数据随“三道红线”监测数据每月上报。

除融资政策外,今年的“两集中”供地政策也再次重塑了房企在拿地过程中的竞争态势。而今天消息所称的“拿地金额不得超销售额40%”新政,则更是将房地产调控政策推向了一个更紧的程度。

如果房企的拿地金额不得超销售额40%,那么预计这会带来以下一些影响:

1.房企的土储池子基本不会再有扩张了;

2.要想多拿地,就要多销售,鼓励减少库存;

3.行业库存将明显下滑;

4.加速去库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或使得房价承压;

5.一旦房价出现快速下滑,可能导致踩踏式去库存,形成房价负反馈;

6.对于龙头房企来说,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土储规模,基本上都会顶格40%拿地,否则名次将会下滑;

7.对于试点外房企,这或是一个逆袭的机会;

8.但中小房企,面临“三道红线”、“两集中”等政策联合监管,部分拿地或难以达到40%,其土储池子将逐渐萎缩,以至最后退出市场。

这些房企今年已踩线

我们通过克而瑞数据来统计今年上半年,中上游房企中拿地金额超过销售金额40%的并不算多,部分房企如下:

上半年,南山控股拿地金额达到117.1亿元,全口径的销售额仅63.5亿元,因此其拿地额与销售额相比,达到184.41%的高位,远超消息所称的40%比例。

头部房企中,融创中国位列前茅,上半年拿地金额达到981.5亿元,拿地/销售之比达到165.5%的高位。

此外,卓越集团近年来的策略较为激进,拿地占销售比接近100%,紧随其后的包括越秀地产、佳源国际、荣安地产的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稳健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房企今年的拿地力度也不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