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勝、通訊員劉恆順)“有人在武漢長江二橋段捕魚,你們快來看看。”7月2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收到武漢釣魚協會張先生電話,迅速趕到武漢長江二橋和二七橋之間江段。拿起望遠鏡,只見一葉孤舟漂於江中,仔細看,船上所插紅旗上寫着科研捕撈4個大字,向江邊的漁政執法隊員一打聽,原來是長江水產研究所正在進行長江漁業資源調查。

“我們的捕撈已進行了快一個月,捕撈量較小,是經過批准的,有捕撈許可證。”小船靠岸後,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長江干流湖北段自2020年6月30日實施禁捕,至今已有一年。此次捕撈是受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心委託,調查長江中游幹流魚類種類組成、種羣結構,估算長江中游幹流魚類生物多樣性結構和資源量,同時對長江禁漁效果進行評估和生物完整性評價。

在漁政碼頭躉船上,捕撈漁獲物實施物種名、全長、體長、體重、體高、體厚、腸充塞度、性腺發育等登記,工作人員採集相關樣品進行後續科研工作。

長江水產研究所汪登強研究員介紹,長江干流共設有50多個監測點,主要是在繁殖期(5-7月)、索餌期(9-11月)各開展一次重點監測,目前均已展開捕撈監測。從全國數據來看,長江水質有了明顯好轉,大部分水質在二類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從長江湖北段的監測數據來看,禁捕之後,長江的魚類種羣、漁業環境、浮游生物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從解剖的魚類性腺來看,發育和繁殖都比較正常。如何評估長江禁捕效果,詳細報告將於今年底出臺。 【糾錯】編輯:劉建維

來源:湖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