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實施縣域存貸比提升工程:縣域資金外流改善,支持鄉村振興

存貸比,是貸款與存款之比。存貸比不僅可以衡量一家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也可以用來觀察一個地區的資金流向,還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地區的金融生態變化。

“存貸比與金融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呈正相關關係。存貸比越高,證明金融對當地經濟的支持力度越大,反之則越小,所以縣域存貸比提升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7月26日,湖北銀保監局普惠金融處處長劉峯在第277期銀保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劉峯介紹,從湖北的情況看,由於縣域經濟基礎較爲薄弱,金融成本高、利潤低,風險大,因此金融機構往往將縣域吸收的存款資金,用於大城市、發達地區的信貸投放,造成縣域資金外流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湖北全省縣域存貸比爲61.05%,低於全省存貸比25.4個百分點。各縣市之間存貸比不平衡現象也較爲突出,有的縣市指標超過100%,而有的縣市存貸比不足40%。2020年末,全省有19個縣的存貸比低於50%,涉及6個地市和4個省直管市(區),佔全省縣域總數的28.8%。

“對此,從去年以來,我們堅持實施縣域存貸比提升工程,推動信貸資金反哺當地,補齊縣域經濟短板。”劉峯介紹,印發《關於提升資金外流嚴重縣存貸比的通知》,對19個資金適配性較差的重點縣掛牌督辦,“一縣一策”科學制定存貸比提升計劃和推進方案,力爭2021年度各縣存貸比平均提升1.88個百分點,而對縣域存貸比較低的黃岡地區對轄內5個省局掛牌督辦縣提出力爭存貸比每年提升2個百分點以上的目標。

劉峯介紹,該局對資金適配性較差縣存貸比按月統計、按季通報,對工作進度較慢的地區下發督辦通知書,指導銀行機構將縣域存貸比納入內部績效考覈,還出臺了農村中小銀行堅守定位的差異化考覈辦法。例如,蘄春監管組促請縣政府將存貸比納入對各銀行機構年度工作目標責任考覈,採取政府獎勵、公共資金掛鉤、設立風險補償基金、過橋基金等措施,激發銀行業信貸投放積極性。

與此同時,該局抽樣選取8個重點縣進行實地調研,分別與當地政府部門、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企業代表召開座談會,深入到企業、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瞭解融資需求,分析縣域存貸比提升的堵點和問題,針對具體問題分類施策。例如,神農架林區針對縣域缺抵押問題,依託神農架林區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創新“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機制,截至6月末,該地區貸存比較年初提升9個多百分點,達到56%。

在此次發佈會上,湖北銀保監局恩施分局局長姜濤介紹,該局按照“一縣一策”的原則制定縣域存貸比提升計劃,對全州縣域存貸比實行按季監測通報機制,確保金融資源優先用於服務縣域、農村小微企業發展。截至6月末,全州存貸比爲82.09%,較年初提升2.16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湖北全省19個資金適配性較差縣存貸比達到45.78%,比年初上升0.8個百分點,神農架林區和蘄春縣的存貸比已超過50%,縣域資金外流現象正在得到改善。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差異化監管,指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縣域信貸增長計劃,下放信貸審批權限,逐步提高縣域信貸投放中的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比重和首貸率。”劉峯表示。

(作者:李願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