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年,看這支學員隊如何逆襲!

來源:國防科大

“我志願服從畢業分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獻身國防,矢志強軍!”隨着最後一筆落下,呂一帆陷入沉思。

此刻,在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學員十三隊的會議室裏,即將畢業的學員們正在書寫赴艱苦偏遠地區申請書。

隨着思緒越飄越遠,呂一帆的目光停留在了面前的榮譽牆上——

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金獎、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特等獎、全軍軍事建模競賽特等獎……

4年時間,從學習成績倒數第一的學員隊,到95%以上的學員參加競賽並取得優異成績,121個獎狀和獎盃凝結着學員十三隊88名學員的拼搏,記錄着他們從失落迷茫到“逆襲翻盤”的成長。

“周圍的人都在進步,只有我們停滯不前”

2017年8月6日,對呂一帆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

坐在新生接待車上,看着道路兩旁燈箱裏優秀畢業校友在部隊建功立業的光榮事蹟,新生呂一帆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

呂一帆從小嚮往軍營,高考填報志願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國防科技大學指揮類專業。“我就是奔着當兵來的。”他說。

然而,開學不久,呂一帆就有些“懷疑人生”。“我將來是要去基層部隊建功立業的,爲什麼不教我怎麼帶兵打仗?”每每看到黑板上覆雜的公式、課本上枯燥的概念,呂一帆總是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媽,我這學期掛科4門,想回去復讀。”學員高正鑫緊皺着眉頭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到軍校後第一堂高數課,他就遭受了“暴擊”——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

從那以後,高正鑫陷入了“惡性循環”,來不及消化的知識點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終於在期末考試時“集中爆發”。一下子有4門課“亮了紅燈”,高正鑫感覺頭再也抬不起來了。

在學員十三隊,很多學員與呂一帆和高正鑫一樣,走進軍校後在高強度的學習和訓練中受挫。“那一年,我們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周圍的人都在進步,只有我們停滯不前。”

學員們的“痛點”,隊幹部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改變,從一次夜談開始。

“有良好的科學文化和軍事技能基礎作保障,才能迅速融入部隊。”熄燈後,隊幹部成克齡把呂一帆叫到辦公室,跟他聊起部隊代職經驗。一次敞開心扉的對話,解開了呂一帆的困惑。

從那以後,呂一帆就琢磨着如何打個“翻身仗”。平時上課頭都不抬的他,開始主動回答教員問題;一學期下來一個字都沒記的筆記本,逐漸被各種顏色的字跡填滿;原本一下課就“躺平”的他,成了圖書館裏的“釘子戶”。又一學期後,呂一帆的專業成績排進了前三。

改變,從一場宣講會開始。

“剛入學時我也‘找不着北’,是競賽帶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宣講會上,學長宋澎玉向大家講起參加程序設計大賽的經歷。作爲一名計算機愛好者,高正鑫在臺下越聽心裏越熱:“我也想試試。”

高正鑫報名參加集訓,僅用一週時間就初步學會了C語言課程。

就像打開了“任督二脈”,隨着對計算機語言的深入學習,高正鑫連思考問題的方式都逐漸向程序設計靠攏,《系統工程原理》書上很多案例旁都有他用代碼寫的解題思路。

第一次參加比賽,高正鑫就獲得了湖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二等獎。隨後,他一路過關斬將,斬獲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徐州站銀牌。原來差點因“掛科”被勸退的他,學業上再也沒亮過“紅燈”。

改變,從一次次自我突破開始。

學員戴瑋哲因訓練受傷曾一蹶不振,看到高正鑫爲隊裏爭光後,重新燃起希望,全情投入學習訓練中。

學員王說性格內向,不善於跟老師同學交流,成績墊底後,他一改往日羞澀,教室裏總能看到他向老師請教的身影……

落後時奮起直追,賽場上永不言棄,88名學員用自己的青春故事,拉開了學員十三隊“逆襲翻盤”的序幕。

“夢想就像一顆種子,終有一日會開出花來”

英語、物理、計算機、兵棋推演……學員十三隊涉獵的競賽領域可謂五花八門。這羣系統管理專業的學員,爲何跨學科也“玩得轉”?

“關鍵在於‘精準定位’。”隊幹部成克齡的文件夾裏,有每名學員的“目標清單”,記錄着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我想站上英語競賽的演講臺。”在“目標清單”上,學員陳新元許下了自己的願望。大二時,同學們陸續在競賽中取得成績,陳新元也有些“心癢癢”。

一次,櫥窗裏一張英語演講比賽海報上的話筒,讓陳新元產生了想握住它的衝動:“英語一直是我的強項,我要證明自己。”

“你的颱風不錯,但詞彙量不夠,建議你加入學校‘模擬聯合國’鍛鍊鍛鍊。”校內比賽“敗北”後,在評委老師的建議下,陳新元加入了學校“模擬聯合國”,開始系統訓練。

“剛開始,背一篇講稿都很難。”陳新元坦言,一篇10分鐘的演講稿,他要背15天。由於生僻詞太多,每張講稿上都被他標註得密密麻麻。慢慢地,陳新元講稿上的生僻詞越來越少,語句也越來越流利。後來,他一天就能背完一篇。

當手捧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特等獎獎盃時,陳新元開心地對着鏡頭豎起大拇指。

深夜,漆黑的走廊中,自習室的燈光格外耀眼,學員張崇發已經記不清這是他連續加班的第幾天。自從2019年在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銅獎後,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大展拳腳的“戰場”。這一次,他向着更高的目標發起衝鋒——拿國際金獎。揉一揉有些發酸的眼睛,他繼續埋首題海中。

去年11月,第十一屆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拉開序幕,看到賽題的那一刻,張崇發自信地做出選擇。

查文獻、寫代碼、改進方案……正當一切順利進行時,張崇發發現了一個致命“bug”。

“離比賽結束就剩3小時了,現在增加內容根本來不及。”組員們頓時像泄了氣的氣球。

“做就要做到極致,‘戰場’上容不得半點馬虎。”張崇發一點點查找問題,終於趕在比賽結束前5分鐘修改完成。

論文提交成功的那一刻,組員們大聲歡呼起來,絲毫不在意比賽的這48小時裏他們只睡了不到4個小時。

兩個月後,張崇發收到了夢寐以求的“金獎”通知。能在全世界346支隊伍中脫穎而出,他激動得整晚沒睡着。

“夢想就像一顆種子,終有一日會開出花來。”張崇發知道,學員十三隊的同學們和他一樣,在成長的路上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羣人的努力是乘法”

對於學員馬林來說,夢想進階過程中最大的絆腳石是體重。

馬林是學員十三隊最“重量級”的一位,入學時最大號的軍裝穿着都有些“憋屈”。“揣着一肚子肉實在跑不動。”每次因爲體能成績拖隊裏後腿,他的心裏就憋着一股勁。

爲了幫助馬林提升體能成績,隊裏爲他成立了一個“幫帶小組”,由體能拔尖的徐佳偉爲他量身制訂計劃。每次訓練,小組成員都陪他一起練。

“馬林,這次學校5公里比武你也上。”接到隊裏通知時,馬林激動的心像躁動的鼓點狂跳不已。爲了參加這次比武,一個月內他瘦了20斤。

看着眼前的起跑線,馬林暗暗給自己打氣,這次一定要跑出個好成績!

3公里後,馬林落到了隊伍最後面。正當馬林腳底一軟要摔倒時,背後傳過一股推力,隨後前方也傳來一股拉力,看着2名埋頭推拉着自己“負重跑”的同學,馬林咬着牙全力往前衝……

“正是這種‘不落下一個人’的團結精神,一直激勵着我們,才讓我們學員十三隊成爲聯考中優良率最高的學員隊。”聯考成績出來那天,馬林的臉上滿是驕傲。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羣人的努力是乘法。”校賽、省賽、國賽、國際比賽……在一次次嘗試和突破中,學員十三隊慢慢找到了努力方向,取得的成績也越來越多。

“班長,建模需要怎麼練啊?”一天,2018級學弟張海棟找到陳秋宇。

陳秋宇是學員十三隊的“金牌大戶”,曾獲得全軍軍事建模競賽一等獎、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金獎等諸多獎項。爲了調動更廣泛學員的積極性,大二下學期,學員十三隊成立了“競賽達人班”,競賽成績斐然的陳秋宇便是其中一員。

“競賽達人班”成員每週都會在隊裏“開講”,張海棟就是在宣講會上燃起了“競賽夢”。

爲了讓張海棟快速成長,陳秋宇邀請他一起組隊參加全軍軍事建模競賽。

第一次參加比賽,張海棟每走一步,陳秋宇都悉心引導。每次張海棟寫好論文,陳秋宇都逐字逐句修改,比賽的3天時間裏,光論文就修改了不下20個版本。

“只要沉下心來練習,夢想終會照進現實。”斬獲一等獎的那一刻,張海棟最想感謝的是“手把手”帶他“上道”的陳秋宇。

張海棟還定下一個目標:明年夏天,他希望和陳秋宇一樣,把學習上的獎牌變成精武勝戰的“盾牌”,在練兵場上綻放光芒。

文字:許鑫  黃河滔

圖片:肖海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