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 | 舍曼在天津的24小时,中美谈得怎么样?

刚刚过去的周一,美国国务院二把手温迪·舍曼结束天津之行,带着中国给她的“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开启下一程。从这位副国务卿访华前的波折,到访华时的交锋,再到访华后的表态,无不凸显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分析人士认为,天津会谈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逐渐成型期间的一次重要线下高层会议,对双方增进了解、亮明底线、保持接触具有特殊意义。双方在很多问题上仍有重大分歧,不能指望“一谈解千愁”,但开诚布公、直面矛盾,并提供解决困难的路线图,本身也是对中美大国关系负责任的体现。下一步要看美方是否愿意以实际行动同中方相向而行,为双边关系和全球稳定注入更多动力。

“双方谈得很深、很透”

舍曼此次在华停留了24个小时,26日上午,中国副外长谢锋负责与舍曼主谈。中美几位代表在一张长桌两侧落座。当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滨海一号酒店会见舍曼,二人相隔一定距离坐在中式椅子上。

外交部称,两场会谈时长加起来有6小时。其中谢锋与舍曼的会谈长达4个多小时。“双方谈得很深、很透,增进了相互了解。”

谢锋在会谈中指出,中美关系目前陷入僵局,面临严重困难,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一些人把中国当作“假想敌”,把美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甩锅到中国身上。他要求美方做到“五个停止”,包括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领导人,等等。

谢锋说,美方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压中国的“障眼法”。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

在批驳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妄图“规锁”中国的同时,谢锋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

一份要求美方纠正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共16项,包括敦促美方无条件撤销对中共党员及家属的签证限制,撤销对中方领导人、官员、政府部门的制裁,取消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撤销将中国媒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或“外国使团”,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要求,等等。

另一份聚焦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共10项。主要就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中国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美国国内仇亚、反华情绪滋长等个案向美方表达严重关切。

中美还就气候变化、伊核、朝鲜半岛、缅甸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王毅会见舍曼时,向美方提出“三条底线”:第一,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第二,美国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实施的所有单边制裁、高额关税、长臂管辖以及科技封锁。第三,美国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列“清单”划“底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指出,天津会议具有两方面意义。

首先,这是3月安克雷奇会晤后中美高层又一次线下对话,也是拜登上台后为数不多的高层接触。在中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之际,双方都意识到,如果对话长期停摆,关系可能走向极为危险的境地。因此,中美能坐到一起,保持对话节奏,本身就有重要意义。

其次,会议表明,中美围绕诸多问题分歧巨大。中方指明双边关系遇到严重困难责任在美,在于美方把中方定位为“假想敌”和“主要竞争对手”,对中国制度、道路、发展模式、主权、内政予以粗暴干涉。中方利用对话契机,向美方清晰、坦诚地阐述关切,列出清单。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指出,此次会晤承上启下。“承上”在于,无论王毅提出的“三条底线”还是谢锋的对美批驳,都延续了安克雷奇会晤时对美开诚布公的态度。

回望4个月前的那场高层会晤,中方当时告诫美方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中国打交道,要求美方不得干涉内政、损害中方核心利益。而这次,中方更通过两个清单,以及画红线、立规矩的方式,向美方发出更明确信号。

“这就为下一步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线图。此外,舍曼也在气变、朝核、伊核等问题上同中方交换看法,它们属于今后具有合作潜力的领域,也就是我说的‘启下’——接下来,对于中方提出的清单、美方提出的问题,双方将作何回应,为未来合作创造条件,值得观察。”

吴心伯和阮宗泽认为,会议期间中方的许多表态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以“三分法”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要求美方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只有分清中美关系的主流和支流,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再如,以“三条底线”作为一个整体,要求美方尊重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权益和主权完整。阮宗泽说,过去中美交流方式有差异,有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次中方采用十分直截了当的方式,表明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如果美国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中国将奉陪到底。前不久中方对美国前商务部长罗斯等7个美方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就是很好的例证。”

两份清单也是亮点。中方去年曾建议中美可以一起捋出三份清单:合作清单、对话清单、管控清单。而今,中方主动提出纠错清单和个案清单,这既是中美坦诚对话的一部分,也使问题更为直观和具体,给美国一个纠正“强加于人”做法的机会。这恰恰是中国对中美关系负责任的体现。

博弈贯穿访华全程

舍曼此访正值中美关系紧张之际——台海方向,美国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三次派军机搞“擦边球”式挑衅。南海方向,美军军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闹事。涉港问题上,美方对多名中方官员进行恶劣制裁。中美在网络安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也针锋相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戈尔茨坦直言,在此背景下,天津会谈还能“被挽救”,令人印象深刻。欧亚集团中国问题分析师尼尔·托马斯认为,这在于中美互有所需,意识到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双方领导人仍希望为不断恶化的关系奠定基础,毕竟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全球政治、安全和经济稳定有重大影响。”

英国《卫报》评论,舍曼是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4月访问上海以来访华级别最高的美国官员。虽然是个好迹象,但紧张交锋也未歇止。博弈贯穿了舍曼访华全程。

阮宗泽和吴心伯表示,访华是美方主动提出的,但它对细节提出了“高要价”,导致曲折反复。而中方有自己的考虑,最后还是按照双方商定的开展——主谈的中方官员是主管对美事务、有着长期对美外交经验的谢锋,而王毅外长也按照外交惯例进行会见。传统上,中方在安排对等官员接待的基础上,由更高级别外交官对来宾进行礼节性会见,尽东道之谊,并不鲜见。这也显示了中国的外交格局。

至于谈判地点放在天津,一是在疫情影响下,中方接待外国政要较多选择在首都以外地区,如重庆(对东盟)、厦门(对韩国)、桂林(对俄)等地;二是天津离北京较近,不仅舍曼结束蒙古之行后赴津方便,王毅外长也可在四川同芬兰等国外长会晤后,途经天津顺道返京。

有观点认为,美国在舍曼访华前提出“高要价”,在于不自信,希望展示拜登“强势政府”形象,“从实力地位出发”下先手棋,甚至给中国贴上“不礼遇来宾、不主动对话”的标签。但中国既不吃这套,又对美国“边对话、边对抗”的“小动作”不满,因此坚持原则,不让美国“带节奏”。

中方的鲜明立场,也体现在舍曼访问前的一轮轮隔空喊话中。对美方一再扬言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方对话,中方直斥美方傲慢、霸道;美方提出要为中美关系设“护栏”,中方表明“护栏不能由美方单方面定义”;王毅还正告美方,如果美国没学会如何以平等态度同他国相处,那么有责任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

舍曼访华中,两国间的火药味丝毫没减弱。且不说美国国务院公布的舍曼访华新闻稿中,处处可见美国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美国军方更在会谈期间派出军机,与英国航母在南海海域集结。

舍曼访华后,美国在中国周边海域的军事行动仍不消停,出动大批侦察机。舍曼会后坦承,“很难知道未来几个月(中美关系)情况会否改善,在建立这种关系的早期阶段,不知能否在我们希望的一切领域有所进展。”

“解冻”非一日之功

舍曼的疑问,也是全球关心的问题:中美关系接着走向何方?

阮宗泽说,当前中美关系高度紧张,外界都不对此次会晤抱有过高预期。“不能指望一次对话,美国就改过自新,但必须对它保持压力。眼下,球在美方——既然种种不合理的举动是它强加于中国、并导致中美关系处于悬崖边缘的,它自然有责任纠偏纠错,避免难以承受的后果。”

在阮宗泽看来,未来的着眼点有二:第一,美国收到中方“清单”和“底线”信号后,能否理解中方的良苦用心,一起维护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采取实质步骤改弦更张。第二,能否在年内促成中美更高级别的外交互动,为中美元首在G20峰会等场合见面创造机会。对于这一点,天津会议似乎未做安排,将取决于今后美国如何纠偏,以实际行动取信中国。中方也会适时评估。

吴心伯指出,美国不会对清单“照单全收”,但也不会“置之不理”。因为美国一定程度上仍想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所以要给中方一个交代。至于年内中美更高级别接触的可能性,取决于美方能否端正态度,回到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上。否则中美“为见而见”是没意义的。

舆论指出,考虑到拜登上台以来好斗情绪升级,中美关系解冻非一日之功。不排除下一步通过打击伊朗石油对华供应、拉拢印度等国参与“四国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华施压力度。

阮宗泽认为,舍曼访华,也恰逢美国多位军政要员“扎堆”访问亚太、企图拉拢印度和东盟国家建立针对中国的统一阵线之际。“第一,这对亚洲团结合作是一种伤害,因为大部分国家不愿选边站队,它们谋求对中美平衡外交。第二,亚洲盟友经历过特朗普时代后,对所谓的‘美国重返’信心缺失。”阮宗泽说,“美国是在走夜路,需要小伙伴撑腰,吹哨壮胆。这一做法不利于亚太和平发展大局。”

“总之,复杂的斗争还将持续。”阮宗泽说,即便中方划定红线,美国不可能轻易改变,中国要做好长期周旋准备。在拨云见日前,中美关系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经历狂风暴雨。但反过来说,不能因为美国不愿改变,中国就无所作为。中方仍要积极争取通过对话,找到一条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和平共处乃至互利共赢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