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時深度]走進美國“紅州”猶他州,恍惚間覺得身在中國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 位於美國西部內陸的猶他州算得上是美國的“另類州”。儘管猶他州是共和黨票倉,但很多人對特朗普任期內的諸多做法非常不滿,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影響到該州與中國的正常交往。《環球時報》記者在2019年採訪第五屆中美省州長論壇時,對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的一句話記憶猶新。崔大使說,當他在華盛頓對中美關係感到困頓時,到美國的地方走一走,又會感到充滿信心。記者近日在猶他州深入採訪時,也有同樣的感受。猶他州爲什麼在如何同中國相處的問題上顯得獨樹一幟?難道只是商業利益嗎?顯然,答案並非如此簡單。

一個願意和中國做生意的美國“紅州”

1896年1月4日,猶他州成爲美國聯邦的第45個州。猶他州面積2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20萬,其中60%以上人口爲摩門教徒。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長、猶他州韋伯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樂桃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歷史上看,猶他州的第一批移民爲摩門教徒,他們因在美國東部不斷受到排擠與迫害不得不西遷。州內人口雖然呈現多元化,但仍以摩門教徒爲主,甚至包括州長、議長等高級官員也是摩門教徒。他們相信‘愛人如己’,這種理念與中國人常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相似,主張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尊重,友善相處。此外,猶他州民衆重視家庭、重視子女教育、重視社區和諧,這一點也和中國人的文化相似。”

猶他州傳統上被視爲支持共和黨的“紅州”,目前州長和兩名聯邦參議員均爲共和黨人,但特朗普任內這幾年,該州對其一些政策特別是對華發動貿易戰並不認同。猶他州《鹽湖城論壇報》等媒體曾刊登文章,支持對特朗普進行彈劾。2019年,猶他州一名法官因在網上和法庭上嘲諷和批評時任總統特朗普無能,還被停薪留職6個月。

2018年,一個由猶他州商界和州政府官員組成的高級代表團曾到訪中國,他們認爲貿易戰導致“與中國做生意的成本變高”。時任猶他州衆議院議長格雷格·休斯直言,“猶他州不像華盛頓特區,猶他州是中國源遠流長的老朋友,彼此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本世紀以來,有很多中國企業到猶他州發展農業項目,有的收購生產優質牧草的農場,有的做農產品進出口業務。這也難怪,猶他州711農場經理詹姆斯·亨德森曾在福克斯電視臺節目中坦言,“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後,我們是農業領域的輸家”。

據樂桃文介紹,美國的聯邦制度允許各州制定自己的經貿政策,因此,猶他州同中國存在着緊密的經貿聯繫,顯然不想因爲聯邦政府的政策而放棄中國這個巨大市場。2019年,中國是猶他州第六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猶他州1986年和2011年還分別與江西省、青海省建立了友好省州關係。

“期待中國遊客來滑雪野營”

《環球時報》記者在猶他州採訪期間,看到很多中國元素。在鹽湖城中國城,記者去的兩家中國超市,規模都遠超其他美國城市的中國超市。看着超市裏琳琅滿目的“中國貨”,恍惚間覺得身在中國。在猶他州遊客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很多印刷精美、可以免費領取的介紹猶他州旅遊景點的簡體中文資料,據瞭解這都是專門給中國大陸游客準備的。

猶他州旅遊廳全球市場專家扎克·弗林和記者說起猶他州的旅遊資源十分興奮,猶他州有5個國家公園和46個州立公園,對中國遊客來說,冬季適合來滑雪,夏季可以來野營。他還特別強調,“該州布賴斯峽谷國家公園和中國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友好公園”。資料顯示,2019年,遊客在猶他州消費了106億美元,同比增長3.3%。猶他州每11個工作崗位中就有1個是由旅遊業提供的。其中,中國是猶他州第二大國際客源市場,僅次於加拿大。扎克·弗林說:“當前由於疫情,包括中國遊客在內的國際遊客銳減,給猶他州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猶他州期待美中兩國早日解除旅行限制,兩國恢復和加強交往有助於從根本上構築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相互瞭解。”

受倫理道德相似、經貿往來頻繁的影響,猶他州民衆對中國的認識相對更爲深入一些。曾在延安採訪毛澤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並著有《紅色中國內幕》的海倫·斯諾(埃德加·斯諾前妻)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她也被猶他州視爲連接猶他州和中國的精神紐帶。海倫·斯諾的後人經常到訪中國,現在擔任海倫·福斯特·斯諾基金會主席的亞當·福斯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8年,我受陝西省斯諾研究中心之邀到中國訪問,在鳳縣看着努力打拼的當地人,我突然意識到其實美中兩國人民是一樣的,都在辛勤工作、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撫養孩子……”

儘管猶他州的人口不到美國總人口的1%,卻擁有全美1/5的漢語學習者,這奠定了該州對華友好的深厚民意基礎。猶他州始於2009年的中文沉浸式教育在美國很有特點,有76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程。2020年春節前夕,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50名四年級學生用中文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新年賀卡,介紹他們學習中文的情況和個人愛好,表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喜愛。“美國未來學家”、《中國大趨勢》等系列書籍的作者約翰·奈斯比特就出生在猶他州一個荒蕪的農村,因此他對中國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努力特別關注和讚許。

去年3月12日,猶他州議會通過決議對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示支持。猶他州參議院辦公室主任馬克·托馬斯說:“這項決議的通過,表明我們非常關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努力,我們與他們站在一起。”

“人民相知是美中關係的堅固堡壘”

無論是近年來觀察猶他州政界人士的對華表態,還是這次在猶他州走訪當地商界和非政府組織人士,《環球時報》記者的感受是,他們大都希望美中關係能儘快走出困局,並強調保持兩國地方之間和民衆之間的溝通十分重要。丹·史蒂芬森在鹽湖城經營着一家名爲“商業橋樑”的管理諮詢公司,主要業務是促進中美之間的商業和文化往來。20年前,他初到清華大學學習時,曾以爲中國人都騎着自行車、穿着中山裝,結果自己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讓他選擇在中國待了9年,還創辦了幾家小企業,“特別是北京有一種不斷催你前進的能量”。他表示:“儘管美中兩國制度不同,但民間仍有許多人對對方懷有極大的尊重和感情。人民相知是雙邊關係的堅固堡壘。改變美國政客的想法很難,但如果加強美中的民間交流,就會有積極的效應發生。”

對拜登政府採取的對華政策,猶他州當地媒體也時有關注。猶他州沙漠新聞網近日刊文,分析爲什麼中國總被美國視爲威脅。文章認爲,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候選人一定會和選民談論中國,渲染對中國實力日益增長的擔憂。

“我認爲一些美國媒體經常出現反華言論是很可悲的,不是美國製度中健康和有活力的表現。我們不能總帶着懷疑的眼光看對方,要避免情緒化的反應。”丹·史蒂芬森說,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也擔心受到共和黨的批評,選舉在美國是實實在在的事情,但他更需要花些時間弄清楚在對華關係上到底該怎麼做。他認爲,美國政客中普遍存在着冷戰思維,這樣做可能更多是出於國內政治考慮,爲了贏得更多選票。他們對中國缺乏深入瞭解,看不出美中可以共贏。有人把中國和蘇聯做對比,但美蘇在冷戰時期貿易量有限,人員交流也很少。

在丹·史蒂芬森看來,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發展很快。過去20年,美中關係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調整和更新,“但至少在過去4年中,中美關係陷入了不必要的對抗”。他表示:“我們要確保雙方共同努力來解決問題。比如說,美國政府關心在華美國公司的市場準入問題,同樣,我們也不應歧視在美國的中國公司,要公平對待它們。”

亞當·福斯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美合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如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如果兩國這樣做的話,我認爲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美中重新構建一種健康的雙邊關係,世界其他國家也會效仿,會說‘看,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現在可以共存和合作,難道我們不能這樣嗎’。我想,這一時刻必將會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