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滔滔激流,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層層封鎖……1934年10月起,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二萬五千里長徵勝利結束。

二萬五千里長徵,紅軍把紅色的種子播撒在千山萬水,點燃了革命星火。

佇立於甘肅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的會師塔前,穿越槍林彈雨的浩然正氣和威武氣概撲面而來,它詮釋着理想、信念和崇高,展示着英勇、膽略和忠誠,無聲訴說着崢嶸歲月,也激勵一代代中華兒女,在長征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走進新時代,開啓新徵程,取得新長征的偉大勝利。

長征足跡遍佈隴原

“長征跨越了15個省份,翻越了40多座高山險峯,其中包括20餘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渡過了近百條江河,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被稱爲‘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7月25日,在甘肅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裏,館長李俊豐向參觀者講述着紅軍長征歷程和長征精神。

甘肅,是紅軍長征經過的重要省份之一,是各路紅軍長征部隊到達最全、時間最長、地域最廣的省份,是黨中央選擇以陝甘革命根據地作爲紅軍長征落腳點的決策地,是三大主力紅軍的最終會師地。

從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進入甘肅,到1936年10月實現三大主力紅軍大會師,在歷時一年多的時間裏,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先後佔領了甘肅10餘座縣城及36個縣的部分鄉村,行程3500餘公里,經歷了涇川四坡村戰鬥、臘子口戰鬥、岷洮西固戰役、成徽兩康戰役、通莊靜會戰役等重大戰鬥、戰役;召開過俄界會議、哈達鋪會議、榜羅鎮會議、岷縣三十里鋪會議等重要會議,做出了向陝甘蘇區挺進的抉擇;開闢了甘南和隴南兩塊臨時革命根據地;最終實現了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與紅一、二、四方面軍的大會師,宣告了偉大長征的勝利結束,譜寫了紅軍長征的壯麗史詩。

過雪山草地,啃樹皮草根……長征是人類歷史上不畏艱難險阻,不畏流血犧牲的遠征,是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蹟,是中華民族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更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長征就是一次堅定理想信念的遠征。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不怕艱難險阻的鋼鐵意志,沒有一切從實際出發,嚴守紀律、不怕犧牲的精神,不可能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徵。”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黨的建設和領導科學教研部主任高璐佳說,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二萬五千里長徵不僅創造了奇蹟,也形成了長征精神。

高璐佳說,長征精神其核心是堅持真理,堅定理想信念,不怕犧牲,英勇奮鬥,也正因爲有理想信念的支撐,紅軍將士才能不怕艱難險阻,同仇敵愾,顧全大局,取得最終的勝利。

偉大精神代代相傳

在會寧縣會師舊址會師塔前,“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精神”甘肅天水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研學實踐活動正在開展。

“凡是到會師舊址參觀的團隊,都會向紅軍英烈獻花、鞠躬、重溫入黨誓詞,以此來表達對紅軍英烈的緬懷和崇敬之情,目的就是永遠銘記紅軍長征的歷史,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李俊豐說。

“我所理解的‘長征精神’的內涵,就是要有爲了目標,堅定信仰,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在甘肅白銀市會寧縣會州博物館的紅軍長征紅堡子長征紀念館內,館長王東良這樣闡述長征精神的內涵。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會寧會師前後,曾在紅堡子村駐紮、休整50多天。王東良的祖輩曾經籌糧捐錢,支援駐紮在紅堡子村的紅軍,留下“開門迎紅軍”的佳話。受祖上紅色家風的薰陶,王東良自發傳承前輩遺志、弘揚長征精神,自1996年開始收集紅軍遺物,再現“紅色記憶”,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

“紅軍長征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強大的敵人和黨內分裂主義路線,會寧是紅軍會師之地,‘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團結一致、敢於勝利’的會師精神是長征精神的延續和深化。”甘肅省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委會原主任杜永勝說。

“我們從小喫着雜糧,唱着會師歌,會寧的孩子們上幼兒園、小學、中學的第一課就是到會師紀念館參觀,讓他們瞭解紅軍長征歷史,懂得長征艱難,明晰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杜永勝說,也因如此,會寧成爲了遠近聞名的“狀元縣”,自恢復高考以來,向全國輸送大學生13萬多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1500多人、碩士學位的6000多人。

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穿越歷史的烽煙,在當年展開中川大墩梁阻擊戰的華家嶺腳下,如今已成了南峪川萬畝蔬菜基地,一座座大棚星羅棋佈。“我已經脫貧了,現在就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菜種好,爲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會寧縣中川鎮高廟村村民史永剛說。

中川鎮黨委書記梁繼偉說:“我們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把責任扛在肩上,產業抓在手上,提振信心,通過發展多元產業,帶領羣衆過上好日子。”

“中川鎮正以‘一川一梁一灣水,一街一河一片地’的總體思路,在川區村高標準打造南峪川萬畝蔬菜產業園,帶動周邊羣衆持續穩定增收。”梁繼偉說。

在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達拉鄉高吉村,一個個藏族特色濃郁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隨着紅色旅遊的不斷興起,這個著名的“俄界會議”所在村落迎來了新的發展蛻變。高吉村藉助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和優越的生態稟賦大力發展生態鄉村旅遊,推進鄉村振興,大膽探索“三變”模式、借勢發力,找準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的結合點,採取政府引導、支部帶動、合作社牽頭、村民入股、農戶參與的生產經營模式,持續爲農戶增收。

“我們準備依託‘俄界會議’遺址,把藏家樂、民宿發展好,通過發展旅遊業讓羣衆增加收入。”今年45歲的高吉村黨支部書記扎西當週說。

繼承弘揚長征精神闊步走向新長征路的不止會寧和迭部縣。

甘肅省通過常態化開行“三區三州”紅色文旅專列,提高火車經過的臘子口、哈達鋪、俄界、會寧、界石鋪、古浪、高臺,以及輻射的兩當、南梁、蘭州“八辦”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支持各地做熱20條紅色精品旅遊線路,辦好200場紅色文旅活動。下一步還將守正創新發揚紅色文化,乘勢而上做強紅色產業,在光大紅色偉業上持續發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交出更爲優異的答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趙 梅 李琛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