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校外教培機構有多“哀鴻遍野”,足以佐證教育焦慮背後的生意曾有多“門庭若市”。

校內作業負擔重、校外培訓負擔更重,師生家長苦其久矣。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針對中小學生負擔重尤其是“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作出重要部署,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這份民間稱之爲“雙減”的新政,一改在減負問題上溫吞水的做派,可謂狠招連連、招招凌厲: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爲非營利性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嚴禁佈置“家長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可以說,家長焦慮什麼、學生煩惱什麼,新政就從什麼地方入手,在立德樹人的大方向上,不留情面、不留死角。

減負的共識,是明擺着的;減負的難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答記者問時直言:從1951年到2017年國家圍繞中小學學生的減負出臺過幾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詩云:“一山放過一山攔”。幾十年喊減負,有些地方孩子們的書包越喊越沉,課外負擔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時間越喊越少。這些年,在少數校外培訓機構的煽風點火下、在某些“高考工廠”的急劇內卷下,基礎教育的負擔變本加厲,學生家長教師深受其害。奈何大家都捆綁在“囚徒困境”裏,在教育兜底社會流動的現實語境下,誰也不肯做守規賽跑的“傻子”。最後的結果,校內的負擔減不下去,校外的負擔野蠻生長。

客觀地說,雖然校內負擔是主因,但校外負擔同樣不容小覷。這些年,校外培訓機構漫天的廣告中,不乏“你的購物車裏有孩子的未來嗎?”“你來,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你不前進,別人的孩子會替你勇往直前”等等營銷點。這些雞賊的營銷,不斷販賣着焦慮,加重家長的心理負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髮展規律,開展以“應試”爲導向的培訓,增加了學生課外負擔,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甚至擾亂了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社會反響強烈。“良心的行業不能變成逐利的產業。”至此,兩個共識毋庸置疑:一是對校外培訓機構遲早要依法管起來;二是讓校外教育培訓迴歸育人正常軌道。換言之,校外培訓機構不是要“滅”,而是要“管”。

爲什麼要管?因爲再不管,當真沉痾積弊。如何來管?無非是拉回正軌,依法嚴管。從這意義上說,《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是遵循、是依據,更是正本清源、激濁揚清的“苦口良藥”。而早在2018年,《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發佈,亦對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對學生家長來說,讓培訓機構歸於補充之位,有助於中國教育心平氣和向高質量邁進;對社會來說,讓教育去資本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新三座大山”下最現實的幸福感、獲得感。

資本與教育走得太近的時候,教育與公平就會相去甚遠。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在線教育融資總金額超過539.3億元,較2019年的146.8億元同比增長267.37%,爲近五年最高,且超過了過去四年的融資總金額。盆滿鉢滿的市場,未必能兌換晴朗的明天。國家重磅出手,無非是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做抉擇。在商人眼裏,家長的焦慮是剛需;但從教育發展的視角來看,虛火的焦慮不堪一擊。眼看“雙減”新政就要落地了,販賣焦慮的生意該歇歇了。再不收心、再不收手,當心無生意可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