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攜手回港,美股爲何不香了?

文|《財經》記者李陽 特約撰稿劉偉杰 康娟 王靜儀

在艱難時刻相繼赴美,又在市場充分肯定後接連回港,新造車勢力龍頭企業“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的融資步調如出一轍。

繼7月7日小鵬汽車(NYSE:XPEV)回港交所二次上市後,7月26日,理想汽車(NASDAQ:LI)也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將尋求作爲具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發行人申請雙重主要上市。如無意外,理想汽車大約於一個月之後可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與此同時,早在2021年3月,蔚來汽車(NYSE:NIO)已經提交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請。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有句名言:“200億元是造車的門檻。”但對於汽車行業而言,完成造車後的市場競爭纔是真正燒錢的開始。持續的產品研發、從零開始的渠道建設,高舉“用戶企業”大旗的運營服務等等,都需要比“造車”更爲龐大的資金投入。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爲新造車勢力的市場競爭定下了一個高達300億元的資金門檻。也就是說,500億元纔是一個新造車勢力得以存活的入門標準,如果想要活得更好,對資金的需求則是一個更大的無底洞。

興業證券高級分析師餘小麗對《財經》記者表示,採用“雙重主要上市“,也可以看出小鵬和理想對國內資金的重視,因爲雙重上市身份未來可以進入港股通,國內資金就可以通過港股通形式投資這些新造車勢力,有利於新造車勢力未來進一步進行融資。

掛牌上市,則是拓寬融資渠道最好的方法。無止境的資金需求下,美股是新造車勢力上市的起點,但港股絕不會是終點。

近期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公開表示:一些企業願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業願意迴歸,有來有去是一種正常現象,總體都持支持態度。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不論在哪個市場上市,都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都要樹立公衆公司的意識,敬畏法治,敬畏投資者。”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不過相較於轟轟烈烈的赴美上市,“蔚小理”的回國之路既充滿坎坷,也失去了明星光環。如小鵬汽車自掛牌起就持續下跌,雖然有一波回漲,但截至發稿時,小鵬汽車股價爲149.2港元每股,依舊是跌破發行價(165港元每股)的狀態。 

“港股相對寬鬆,融資上市在港股註冊制大背景下問題不大,但是市場對三家車企的估值都有點偏高,未來能否持續高溢價發行,這一點並不能確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說。

 爲什麼是香港?

爲拓寬融資渠道,蔚來、小鵬、理想回國二次上市,並不是一個意外的選擇,但不約而同地扎堆於港交所,則耐人尋味。 

事實上,“蔚小理”選擇港股並非巧合,而是有着不可抗拒的資本邏輯。由於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在美股上市還不滿兩年,不滿足港股二次上市對其他交易所上市滿兩年的要求,所以只能選擇“雙重主要市場”的方式赴港上市募資。

這意味着,小鵬汽車將受到更爲嚴格的監管,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的共同監管。

但雙重上市的優勢也較爲明顯,即符合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接入條件,今後A股投資者可通過港股通買入這兩隻的股票,投資者來源擴寬。

盤和林對《財經》記者表示,三大企業迴歸港股,是因爲港股市場屬性和美股類似,其制度性障礙,比如財報報送格式等都比較類似,計價方式也類似,且港股投資人和美股投資人存在一定的重疊。

盤和林認爲,從宏觀面看,當前美股對中概股的信息訴求在提升,未來可能限制中概股在美股的融資,此時在港股融資,保留一個融資渠道對於三大新造車勢力這樣尚未實現盈利、需要繼續往裏面投錢燒錢的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融資渠道不暢對於新造車勢力來說會導致企業流動性危機。

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中國企業赴美IPO前須披露更多風險,包括充分解釋自己的法律結構、政府幹預其業務的風險等,否則將不被允許在美國融資。

對中概股回港上市的趨勢,廣發證券分析,一方面,股權結構複雜、外資股東佔比較高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成本較高;另一方面,若存在VIE架構(“協議控制”,主要用於企業在海外上市融資),中概股採用“雙重上市/第二上市”迴歸A股也面臨一定限制。當前,電動化和智能化是資本市場的風口,三大企業相繼回港上市部分因素也是要抓住這波風口機遇。

當前,小鵬率先成功赴港上市,理想也完成港交所上市聆訊,早在今年3月,蔚來已經提交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請,但因爲涉及用戶信託持股問題而耽擱。

有報道稱用戶信託構成蔚來港交所上市的實際障礙,未來能否通過協調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觀察。港股相對寬鬆,融資上市在港股註冊制大背景下問題不大,但是市場對三家車企的估值都有點偏高,未來能否持續高溢價發行,這一點並不能確定。

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常春林對《財經》記者表示,用戶信託持股是蔚來創始人李斌在美股上市時做出的承諾,意在和用戶一起成長。但目前盈利情況差導致蔚來在短時間內無法分紅、新用戶相比老用戶在信託權利方面存在劣勢等問題浮現,拖延了蔚來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時間。

不過,蔚來正在積極進行結構調整,近日蔚來增設女性獨董,使得蔚來更符合港股上市標準。常春林相信,蔚來成功實現港股二次上市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餘小麗也表示,港股對董事會成員要求至少有三個獨立董事,佔比不低於三分之一,美股沒有數量上的要求,但是要求獨立董事佔比超過一半以上。另外海外投資人也更加在意上市公司的ESG(環境、社會與企業管理)發展,董事會需有最少一名另一性別成員,目前還未在港股開始執行,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籌錢趕不上花錢

過去的一年,新造車勢力無疑是國內汽車行業的焦點。不僅是以蔚來、小鵬、理想爲首的新造車勢力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更是因爲資本市場,重新將新造車勢力放在了投資的第一序列上。

其中新造車勢力“一哥”蔚來一度成爲國內市值最大的車企,截至發稿時,蔚來汽車市值4730億元,僅次於業務遠不止汽車的比亞迪(7573.73億元)和長城汽車(5587.07億元),是國內傳統汽車品牌“老大哥”上汽集團(2142.75億元)的兩倍有餘。

資本市場和汽車市場的雙重風光下,很多人都以爲新造車勢力已徹底擺脫了資金困局。但事實上,新造車勢力的苦,只有自己知道,翻過一座山後,面前是更高的山峯,造車對資金的需求,遠遠超乎最初的預判。

“從0到1的起步,新造車企業預計需要200億元,但要從1跨越到100,甚至參與到全球化的競爭,第二步肯定超過300億元,這是一個基礎。”這是何小鵬最近對造車資金所下的判斷。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哪怕市場端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新造車勢力賺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

截至目前,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當前仍處於虧損階段。很顯然,三大企業雖然在“能否量產”階段脫穎而出,但後續技術研發、基建建設以及搶佔市場的資金需求,仍像一個巨大的無底洞,透支着“蔚小理”的資金池。

其中研發是大頭。根據蔚來、小鵬、理想披露的2020年財報,其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分別佔全年營收的15%、29.52%和11.62%。

小鵬汽車招股書顯示,小鵬在港股預計最高募資總額約爲150億港元(約爲124億元)。其中,小鵬汽車將把所得款項中約45%(約67.5億港元)的資金投入到豐富產品組合與開發新技術。 

《財經》記者瞭解到,小鵬汽車目前有6100多名員工,研發人員佔40%。儘管如此,何小鵬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2021年研發投入將會大比例增加,着重在智能化方面包括自動駕駛的軟件、數據、算法、國際化、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和跟自動駕駛相關的軟件驅動的硬件的變革,到今年年底研發人員數量將會翻一倍。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總裁顧宏地表示:“去年,我們在整個研發上的投入大約在17億元左右,今年的投入會翻倍。”

理想汽車最新的聆訊資料也表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理想汽車研發費用分別爲7.937億元、12億元、11億元和5.145億元。其中2021年一季度,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佔總收入的 14.4%。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FO李鐵表示,預計在未來三年,研發費用將達到每年60億元人民幣,其中超過一半的費用都將用於自動駕駛相關的研發工作。蔚來汽車也有着類似規劃,2021年,其研發投入預計將增加一倍,達到50億元人民幣左右。

與巨大研發支出相呼應的是仍處於虧損狀態的業績報表。財報顯示,2018年-2020年,蔚來淨虧損分別爲96.39億元、114.13億元和53.04億元,三年淨虧損總和達263.56億元;理想淨虧損分別爲15.32億元、24.38億元、1.52億元,累計虧損41.22億元;小鵬淨虧損分別爲13.99億元、36.92億元、27.32億元,累計虧損達78.23億元。

慶幸的是,就目前而言,三大新造車勢力的資金狀況良好。截至2021年4月底,小鵬汽車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約爲294億元,加上此次港股上市可募得的約150億港元,因此小鵬擁有資金近450億元。而根據赴港最新的聆訊資料顯示,理想汽車擁有的資金量達到了100億元。蔚來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擁有的資金則達到了289億元。

智能電動汽車即將從“春秋”進入到“戰國”,何小鵬認爲,這需要多儲備糧草、多做好組織的建設、多研發。

下一步是迴歸A股嗎

回港股是“蔚小理”繼赴美上市後,爲拓寬融資渠道的又一選擇。但對於新造車勢力而言,目前回港股是唯一的選擇,卻未必是最佳的選擇。

回港股更多的是迫不得已。“我們希望小鵬汽車的投資者也是小鵬汽車的用戶,所以回香港上市的目的之一便是和A股打通。不過從現在來看,在A股上市的時機還不成熟。但我們肯定會密切關注A股,因爲A股對我們來說就像母市場,迴歸A股肯定是有所考慮的。”顧宏地曾公開表示。

爲何目前在港股而非A股上市?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財經》記者表示,三家新造車勢力公司在美股上市後選擇繼續回港股上市,一方面是由於中國政府對中概股的監管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企業的數據公佈這方面,企業未來面臨的風險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爲三家車企回國內上市的相關財務指標條件不成熟,而在香港上市能夠實現全球的資產配置,以後可以等到條件成熟了,再通過私有化手段從美股撤回來。

2021年初禾賽科技、吉利汽車等數十家企業止步科創板IPO,這背後是科創板審覈趨嚴的大背景,監管層正在從源頭上把控上市公司的質量,強化對發行人信息披露主體責任和中介機構執業質量的要求。目前,威馬、恒大、合衆新能源、零跑均在排隊登陸科創板,但沒有明確時間表。

另外新造車勢力涉及較多美元基金股東覈查及海外業務等,在科創板整體趨緊的大背景下,科創板上市不確定性增大。

盤和林對《財經》記者分析稱,那是因爲科創板雖然IPO對業績要求下降,但是國內流動性較爲封閉,如果企業要二次融資,比如配股、增發等等,都會導致股價波動,甚至出現負面影響,所以對於新造車勢力,需要長期融資的情況下,還是在港股和美股,更加靈活。

囿於上市門檻,“蔚小理”只能掛牌於美股和港股,但這顯然不會是終點。無止境的資金需求下,新造車勢力的融資只會更加“不擇手段”。但反過來看,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向研發和市場渠道建設,也會極大程度上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更利於融資。

目前來看,蔚來、小鵬、理想哪怕仍未跨過盈虧平衡線,但已然形成了融資-市場競爭力-融資的良心循環。市場上,理想ONE、小鵬P7、蔚來ES6牢牢佔據新造車勢力車型暢銷榜前三席。

值得一提的是,大量研發資金投入後,長期只有一款車型打天下的理想汽車也即將迎來產品矩陣的爆發期。

據聆訊後資料顯示,理想汽車正在開發繼承增程電動汽車(EREV)平臺的X平臺,並計劃於2022年推出X平臺上的首款產品——全尺寸豪華增程序電動SUV,並於2023年在X平臺上推出另外兩款SUV。同時,理想還在大力開發兩個高壓純電動車型平臺—Whale及Shark,並從 2023 年開始每年至少推出兩款新的 HPC BEV (指高壓電動汽車)車型。

所謂高壓電動車是指,汽車800V的電壓工作平臺、4C充電倍率(可15分鐘充滿)的高倍率電池、功率高達400千瓦的大功率充電基礎設備。理想汽車方面向《財經》記者表示,“三項技術條件都具備,可實現高速度充電以及和燃油車媲美的超快速補能體驗。”

小鵬、蔚來同樣也在探索不同的新能源細分市場。產品市佔率牢固的同時,產品矩陣不斷豐富,新造車勢力正在逐漸成爲中國汽車產業的中流砥柱。這樣的新造車勢力,未來無論在哪裏上市,似乎都不那麼意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