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東京奧運會開幕之前,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組委會就曾宣佈,爲運動員村餐廳所提供的餐單中將包括福島縣等受日本核泄漏影響地區的食材及當地特色菜。

消息一出,便已經引起了部分參賽國家的反對。

然而,以前的奧運食物,有沒有比這還要糟心的狀況?

今天,就從頭到尾給大家捋一遍,奧運會的"喫",都出現過什麼奇奇怪怪的操作。

如今,我們心中的奧運村飲食,不僅要提供正宗又美味的各民族風味菜品,方便各國運動員快樂乾飯,同時,三餐之餘的補給,也不能斷了保障。

然而,最早的現代奧運會飲食,只需要一個原則:

餓不死就行。

一份橄欖果、一塊當地產奶酪、一瓶葡萄酒,這些土特產是基本的。跑馬拉松之前,主辦方還會給些橙子和牛奶,這便是全部了。

那一屆馬拉松冠軍斯皮裏頓·路易斯,比賽那天,啃了整整一隻雞才緩過來。

然而,超長的賽程還是讓他撐不住了--那年頭馬拉松倒也有補給站,不過也就是葡萄乾和橙子之類,路易斯後來回憶說,早知道這麼累,衣服上多縫幾個口袋裝點喫的多好。

比如1904年的聖路易斯奧運會,男子馬拉松賽的補給,就糟到了極點。

賽程中跑出11英里,纔有一口水井供選手飲用。

這一路上,有選手不習慣當地井水的水質,中途拉肚子的;

有餓紅了眼,溜下賽道上人家果園裏偷蘋果喫,結果誤食爛蘋果胃痙攣的;

有跑到一半體力不支,打了輛車往終點跑,結果被終身禁賽的,還有被髮瘋的野狗追出賽道跑丟了的……

所以,美國選手托馬斯·希克斯奪冠之後老被人說,因爲他是美國人,飲食上佔了水土地利。

偏偏這大哥還灌了幾杯白蘭地,跑到終點都出現幻覺了。

最後愣讓教練攙着跑完的

更多的國家,發現了奧運會展示本國文化的窗口作用後,都不吝於提供豐盛的餐點。

比如1908年倫敦奧運會,和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都得到了英國、瑞典兩國王室鼎力支持,各種本土美食基本上有啥上啥(雖然都是魚)。

然而,這還是靠主辦國自覺,要想每次奧運會都喫得好,總不能老蹭王室的飯呀。

直到1924年巴黎奧運會,大喫貨法國上線,才改變了狀況。

他們在比賽場館附近建了一批大木房,供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居住,這就是奧運村的雛形。

早餐火腿麪包黃油果醬不可少,牛奶咖啡巧克力都有;午餐魚肉蛋奶都保障供應,還能喝點兒小酒(當然高度酒不行);晚餐必須按正餐來,前菜湯品小喫主菜餐後甜品一應俱全。

到了1936年,哪怕希特勒心底裏再煩奧運會,但柏林那屆的菜單,還是有模有樣:

早餐:橘子半個,麥粥(熱或冷),燻豬肉和雞蛋,烤麪包片或鬆餅,咖啡或可可或牛奶;

午餐:烤牛肉,烤土豆,胡蘿蔔和豌豆,菠蘿生菜(加橄欖油),煮鮮梨;

晚餐:湯,烤牛肉(加蘋果汁),燜土豆,乳汁花椰菜,果凍加香蘭汁。

然而,此時的奧運餐食,距離我們今天的標準還差很遠很遠很遠很遠。

剛剛那份柏林奧運菜單,是1936年與劉長春一同征戰奧運的中國鐵餅選手郭潔提供的。

後來回憶此事,老爺子還是一肚子遺憾:要不是不適應西餐,我們的成績也許會更理想。

不同國家的運動員,口味必然不同,在國際文化交流還不如今天順暢、平等的時代,飲食待遇自然不均衡。

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每日需要的營養也不同:一位游泳健將,一頓飯喫掉體操運動員一天的食量,也毫不稀奇。

聽說菲爾普斯早上要喫仨三明治五個雞蛋餅

更別提每個運動員的個人愛好與忌諱了--假如真有位大力士,每天不喫韭菜盒子就不來精神,萬一食堂沒有,多影響發揮呀。

1948年倫敦奧運會,在今天看來,像是這一趨勢的標誌性插曲:

那年英國還沒走出二戰陰影,物資緊缺,雖然承辦了奧運會,可實在供不起運動員的伙食。沒辦法,國際奧委會只好倡議,大家自備乾糧來吧。

最絕的是,阿根廷代表團廚師,直接在旁邊公園養了一羣牛羊,天天現殺現喫。而意大利人什麼都想嚐嚐,天天揣着通心粉四處串門,就爲跟別國運動員淘換點兒沒喫過的……

1960年斯闊谷冬奧會,美國人就發動鈔能力,建了幾座能一次容納900多人的大型餐廳,東西方風味俱全,從紅菜湯到壽司都有供應,讓各國運動員大開眼界。

唯一哭了的,大概是當時的教練們--運動員怎麼都越喫越胖了哇!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專門配置了六套科學菜譜,十天一換,有波特文尼亞冷食、燻火腿、里昂狗魚、甜玉米、薄荷巧克力拌芒果……不僅營養上更科學,也體現了歐陸風味。

等發展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村的主餐廳可同時容納5000名運動員就餐,提供24小時服務,菜譜8天輪換一次,不僅有國際餐(西餐自助)、地中海式餐檯、亞洲餐廳三大部分,而且每道菜的卡路里都標得清清楚楚。

其實一直以來,奧運飲食安排除了安全、美味的必要,也是主辦國本土美食的一次大展覽。

不過,瑞典的國菜也不是大家都買賬:其中有一道鯡魚大拼盤,傳說是用二十多種烹調各異的鯡魚組合而成,擺了滿滿一桌子。

雖然當年大家還沒見識鯡魚罐頭,但面對一桌夠喫半輩子的鯡魚,心裏還是咯噔了一下。

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韓國人在大街小巷酒店餐館強推泡菜,一舉把韓式泡菜推到了西方,甚至英語也有了"Kimchi"這個單詞。

由於奧運村的免費餐飲非常盛大,烤鴨、水餃、煎炒烹炸一個不落,後來的倫敦、里約熱內盧紛紛效仿。

只不過,英國方面還是掏不起免費的炸魚薯條,餐廳的西餐成分也還是偏重,氣得韓國男足連夜搬出奧運村去喫泡菜--因爲奧運村裏除了餐廳,只有贊助商開了一地的麥當勞。

比起他們,里約人民就凡爾賽許多,默默掏出了40多種水果,古布阿蘇、巴西莓、嘉寶果、刺果番荔枝、瓜拉那……好些大家見都沒見過,以至於有人說這是奧運史上水果最豐富的一屆。

只能說,隨着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國際文化交流的緊密與包容度日益增強,每一個國家奉獻出最好的美味,爲運動員保持充足營養,讓比賽從餐桌開始公平,就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大的尊重。

當然,時至今日,我們再也不用擔心中國代表團每次出征喫得好不好了。

畢竟,不論國外有什麼好喫的,他們也要帶着國產泡麪出門的呀!

(福桃九分飽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