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華視點日前發文,文章認爲,如今,網絡觀賽已成爲廣大網民暑期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數以億計的用戶人羣、規模龐大且持續增長的市場規模,讓體育賽事網絡直播成爲公認的“金礦”。但由於盜播技術門檻低、法律維權成本高、公衆版權意識仍待提高等原因,當前網絡盜播體育賽事仍然屢禁不絕,近期的東京奧運會、歐洲足球錦標賽等均被一些網絡平臺侵權盜播。

上百家平臺盜播東京奧運會、歐洲足球錦標賽等熱門賽事

據東京奧運會賽事直播版權方監測系統顯示,自7月21日首場賽事開始以來,已發現42家網站侵權點播比賽。23日開幕式當晚,僅有延時點播權限的騰訊視頻直播了奧運會開幕式。事後騰訊針對此事發布公告表示,直播行爲“系對點播版權超範圍使用”“收到版權方要求立即停止超範圍使用,下線直播流”,並就此向公衆及版權方道歉。

而據歐洲足球錦標賽版權方監測系統顯示,從6月12日揭幕戰起,國內就有百餘個平臺、渠道涉嫌侵權播出相關內容。7月12日歐錦賽決賽,版權方共監測發現直播侵權平臺107個,電腦端126個。爲吸引用戶,部分平臺還大張旗鼓地對直播進行宣傳。

記者調查發現,網絡盜播案件近年來上升趨勢明顯,從電競類遊戲到中超聯賽賽事均有涉及。

盜播門檻低、收益大、維權難成爲治理堵點

此前,由於法律定義模糊,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版權保護難度很大。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著作權法將直播、短視頻等視聽作品也納入法律保護範疇,顯著強化了相關權利法律保護力度,但治理網絡盜播仍非易事。

一是盜播技術門檻低、成本低。盜播的核心是三點:突破版權方防火牆、錄下賽事視頻、放在網絡平臺上播出。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版權方設置的“防火牆”很容易被破解。互聯網“防火牆”領域專家告訴記者,盜播網站往往通過更換域名、網站名稱等方式持續進行違法傳播活動,侵權方式多樣,錄屏APP製作最低僅需幾百元,硬件採集卡也僅千元左右。

二是版權方維權成本高,部分“睜隻眼閉隻眼”。“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封了一個直播App,那邊人家又做了一個。”多名版權方工作人員表示,創新傳播方式、架設境外服務器……盜播者種種操作令版權方維權困難重重。

中國移動咪咕法務團隊表示,對體育賽事盜播進行侵權取證需要較高的固定證據成本,且維權成果往往並不理想。因此一些版權方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爲侵權者留下了“空間”。

三是巨大的侵權利益驅動。據第三方調查機構數據,2020年中國體育競賽表演活動規模約爲318.4億元,體育直播用戶規模爲1.38億人,且均在持續增長。多名專家表示,盜播從中獲得的巨大利益可謂“肉眼可見”。如參考海外數據,根據一份行業研究報告,盜播給英超俱樂部每場比賽至少帶來高達100萬英鎊的損失,西甲官方認爲盜播一年造成損失超4億美元。

四是公衆版權保護意識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都是點開就看,根本也沒有想過哪個平臺是版權方。”瀋陽市民丁先生坦言,除了音樂、電視劇和書籍,他並不知道體育直播也有版權。不少受訪者表示,儘管一些侵權網絡平臺存在畫面模糊、直播信號差等問題,但如果版權方提供的直播需要付費,他們便會更傾向於尋求免費資源。

治理體育賽事網絡盜播亟需多維施策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快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專家認爲,解決體育賽事直播盜播治理難應多方發力、多維施策。

記者從國家版權局獲知,東京奧運會期間,將在三方面加大監管規範力度:一是重點打擊公衆賬號特別是短視頻、直播平臺賬號未經授權集中批量在網絡平臺上傳、傳播東京奧運會賽事節目的行爲;二是嚴厲打擊公衆賬號提供奧運會節目盜播鏈接的行爲;三是着力整治網站、APP等未經授權非法轉播奧運會賽事節目的行爲。

專家建議,有必要共建行政、司法、社會三位一體的版權保護新格局。有關部門應加大對侵權行爲的聯合打擊力度。司法部門應建立健全判定賽事節目可版權性的裁判標準,合理分配侵權舉證責任,對體育賽事直播侵權行爲加大判罰力度。情節嚴重的,公安部門還應及時介入。

此外,各市場主體應創新技術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技術打造監測、阻斷、存取證等相關平臺,爲打擊盜播提供技術支持。(來源:新華視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