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實力“最牛”經開區又有大動作!廣州開發區加速佈局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

“雙碳”背景下,廣州正緊鑼密鼓佈局新能源產業。

近日,廣州開發區與寶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廣州開發區,開發區將向該公司戰略投資120億元,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集團。

而相隔不久,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旗下的凱得投控鉅額入股泰勝風能成爲控股股東,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爲泰勝風能實際控制人。

根據啓信寶數據顯示,廣州凱得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於2015年成立,是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業務主要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高新技術產業。

針對此次交易,泰勝風能方面表示,公司本次採用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式融資補充流動資金,能夠幫助公司在海上風電業務上佔據優勢市場、繼續挖掘產能,符合公司發展海上風電的戰略需要。

隨着“雙碳”目標的逐漸臨近,我國新能源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廣東省作爲能源消費大省,近年正向清潔能源強省轉型,而廣州開發區作爲全國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目前正在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賽道持續發力。

據瞭解,廣州開發區工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佔全市比重超四成,科技創新實力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廣州開發區提出實施“萬億製造”計劃,到202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

提早佈局 給予大力度財政支持

經濟開發區既是廣東省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場域,同時也是新能源產業佈局的重要陣地。

早在2018年,廣州開發區就獲批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被列入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範區,率先把新能源產業劃入發展重點。

2019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下稱“氫能10條”),對氫能產業實行全鏈條、大力度的扶持。今年6月,“氫能10條”2.0版本發佈,繼續給予大額財政支持,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具體包括對投資落戶的企業或機構最高扶持1億元;對研發機構最高資助1000萬元;對氫能領域行業協會最高補貼100萬元;對氫能產業園的運營管理機構給予一次性25萬元補貼,每年按照運營管理機構實際運營費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運營補貼。

今年5月,該區還出臺了國家級經開區首個碳中和專項政策《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辦法》(下稱《辦法》),進一步放大新能源方面的財政資金帶動作用。

《辦法》中明確了對列入監管的重點用能單位實施節能降耗,最高補貼1000萬元;對企業實施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按實際投資總額最高給予200萬元補助;對建設充電設施項目的最高給予100萬元補貼。

據悉,《辦法》前身爲《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經多次修改後形成了這一文件。實施13年多來累計安排專項資金超過2.5億元,扶持了超過750個循環經濟、光伏、清潔生產、充電樁等低碳項目建設,帶動社會投資超過145億元。對推進黃埔區國家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等建設、促進區域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風電、光電成投資新方向

實現碳達峯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

近日,受夏季高溫影響及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全國發用電量快速增長,尤其是用電大省廣東。據悉,7月廣東省統調負荷今年第六次創歷史新高,達到1.3374億千瓦,同比去年最高負荷增長5.41%。

南方電網方面表示,迎峯度夏期間,預計全網最大負荷需求2.275億千瓦,同比增長13.9%。其稱將全面做好新能源接入服務,預計到2025年具備支撐新能源新增裝機1億千瓦以上的接入消納能力。

一面是“雙碳”目標日益臨近,一面是用電需求逐漸攀升,新能源發電重要性再次凸顯。廣東省政府於去年發佈了《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行動計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約10250 萬千瓦(其中核電裝機約1850萬千瓦,氣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 

而截至2019年底,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5153萬千瓦(其中核電裝機1614萬千瓦,氣電裝機2250萬千瓦,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1289萬千瓦)。據此計算,2025年目標是需要在約六年的時間裏實現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翻倍,任務重頭在氣電裝機及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

在此背景下,廣州開發區率先展開了對風電、光電等新能源產業的戰略佈局,投資動作頗多。

7月25日,風機塔架製造龍頭泰勝風能發佈公告,稱由柳志成、黃京明、張錦楠、夏權光、張福林等人組成的公司實際控制人團隊及股東張舒嘯與凱得投控簽署協議,擬向凱得投控轉讓公司股份3603.39萬股,佔公司總股份的5.011%。同時擬向凱得控股定向發行2.16億股,募資總額爲10.81億元,發行價格約爲5.01元/股。交易完成實施後,將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凱得投控成爲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變更爲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作爲風機塔架製造龍頭,泰勝風能近來正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市場。據其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海上風電業務營業收入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10%,板塊業務發展潛力巨大。此次交易也成爲了廣州開發區發展風電市場的重要一着。

此外,重要能源上市企業、廣州開發區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恆運集團於7月19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向控股公司恆鵬公司按75%持股比例增資3.25億元,以投資建設潮南隴田40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向全資下屬企業恆隆公司增資1.2億元,再由恆隆公司按75%持股比例向控股公司光耀公司增資1.2億元,以投資建設潮陽和平15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恆運集團表示,本次增資投建光伏項目,順應國家優化電源結構、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導向,搶抓拓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機遇,大力拓展新能源發電業務,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

政策引領,投資先行,廣州開發區的新能源發電產業正努力邁向下一階段。

新能源汽車“製造端”與“消費端”齊跑 

除大力發展新能源供給端之外,各地也在新能源消費端口——新能源汽車賽道持續發力。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從4月政治局會議的“積極發展新能源”再到7月政治局會議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速必要性再次凸顯。

在廣東省工信廳2021年二季度新聞發佈會上,廣東省工信廳規劃與產業政策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表現矚目,產量大幅增長230.8%,佔全國的13.9%。

汽車產業是廣州開發區三大千億級支柱產業之一,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亦佈局甚早。在2015年成立之初,凱得控股就參與成立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爲小鵬汽車關聯企業;今年6月10日,凱得控股聯合廣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投資框架協議,將圍繞新能源汽車換電產業進行全方位合作。

在產業集羣上,目前黃埔區已形成以小鵬汽車、百度阿波羅智能網聯汽車等爲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根據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十四五”規劃,該區計劃打造兩千億級汽車製造企業。在重點項目中,對小鵬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造基地投資總額最大,高達110 億元,用於建設新能源汽車試驗室、自動駕駛試驗室、研發大樓等;針對廣汽本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大建設項目,特別指出將新增12 萬輛/年新能源車產能。

6月,寶能集團與廣州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落戶廣州開發區,廣州開發區將向該公司戰略投資120億元,依託開發區的汽車產業基礎,雙方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集團。

消費端方面,早在2015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就落成了廣州當時最大的汽車充電場,可同時容納60臺大客車和10臺乘用車充電。該區“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快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動汽車消費。

伴隨着製造與消費兩個端口的協調發展,廣州開發區持續鼓勵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普及率,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