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七夕“大禮”! “網紅” 保險需經“五指山”考驗

來源:保險文化

曾幾何時,許多年輕人跟風選擇在七夕定製“約會險”、“單身關愛險”、“分手險”等 “網紅” 保險。

如今2021七夕將至,監管爲互聯網保險準備了“大禮”, 限時3個月專項整頓互聯網保險亂象,整治重點涉及四大領域五大突出問題。

互聯網保險投訴與保費“雙升”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業務發展進入快車道。

2021年3月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0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據統計,2020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經營主體基本穩定,共有61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較2019年減少1家,佔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人身保險會員公司總數的七成。

2020年,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110.8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3.6%。

其中,互聯網健康保險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實現連續六年穩定增長,且在互聯網人身保險中的佔比不斷提升。 

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互聯網保險亂象叢生,個別互聯網平臺涉嫌非法從事保險業務,部分保險機構存在互聯網保險產品定價風險突出、線下服務能力不足、銷售誤導和投訴糾紛較多、銷售和技術服務費用虛高、用戶信息被非法利用等諸多問題,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整治與規範。

2019年,銀保監會接到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共1.99萬件,同比增長88.59%,是2016年投訴量的7倍,銷售誤導和變相強制搭售等問題突出。

互聯網保險投訴與保費的“雙升”,在監管發佈《關於深入開展人身保險市場亂象治理專項工作的通知》後,互聯網保險亂象遲早會成爲監管的重點。

限時3個月專項整頓5大突出問題

繼去年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落地,和今年1月初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後,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互聯網保險產品管理、銷售管理、理賠管理、信息安全等亂象頻發領域,重點整治銷售誤導、強制搭售、費用虛高、違規經營和用戶信息泄漏等突出問題。

此次專項整治由銀保監會非銀檢查局牽頭,消保局、財險部、人身險部、中介部等部門參加,統一組織,統籌實施。

本次整治重點包括:

1、銷售誤導問題

包含欺騙保險消費者、投保告知不充分、隱瞞承保信息。

2、強制搭售和誘導銷售問題

包含強制搭、誘導銷售、套路續費。

3、經營不合規不審慎問題

包含非法經營、違規經營、經營不審慎。

4、用戶信息安全問題

包含違規收集用戶信息、信息安全隱患。

5. 羣衆和市場反映強烈的其他問題。

尤爲注意的是,像“零首付”、“低首付”“首月僅爲X元”、“免費贈送”、“免費領取”、“限售、限時、限量”、“限時優惠”、“剩餘X份”、“分享有禮”、“紅包補貼”等字眼的銷售的方式,也被劃上紅線。

按照文件要求, 8月10日前整治方案下發,實施整治階段爲2021年8月11日至9月底:8月15日之前報送實施細則和責任人;9月20日前完成自查自糾;9月25日前完成整改問責;9月30日前完成重點檢查。總結報告階段則爲10月初至10月底。

“網紅”惠民保重點查處十類市場亂象

有業內人士認爲,此次對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對於近年來備受追捧的互聯網人身險業務,包括百萬醫療、“惠民保”、意外險等,很有可能再度成爲監管重點檢查對象。

業內人士表示,“惠民保”的價格比較便宜,對一些中低收入羣體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無法投保商業醫療險的老年羣體以及患有疾病的人羣也被“圈粉”。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惠民保”在2020-2021年,已成爲保險行業的“現象級”的“網紅”產品。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23省82個地區179個地市推出城市定製型醫療保險項目,累計超4000萬人參保,保費收入超50億元。

數據顯示,於2021年7月30日17時截止投保的2021年度“滬惠保”個單投保人數達718.13萬人,參保率37.4%,累計保費超8.25億元。

自7月26日“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線後,截至8月9日8時,“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數已突破100萬。

2021年6月2日,爲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開展,切實提高人民羣衆的醫療保障水平,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印發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

銀保監會表態,將加強與地方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監管工作力度,重點查處十大類市場亂象,包括: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數據基礎;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產品或未及時報告保障方案;參與惡意壓價競爭或承保價格低於成本;違規支付手續費、經紀費或其他費用;誇大宣傳、虛假承諾、誤導消費者;拖賠惜賠;冒用政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合同期間內單方中途退出;泄露或違法使用消費者信息;其他違法違規行爲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