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有網友發佈疑似未成年人欺凌視頻,視頻內容引發衆怒。

網傳視頻顯示,一個女孩在廁所內先後被兩個女孩扇耳光,其中一個身着紅衣的女孩連扇了20下,打完後還讓其他女生繼續,並說:“出了事我扛着”。同時,有一個女孩全程微笑拿手機在旁邊拍攝。

這則視頻在網絡流傳後,引發衆怒。8月14日中午,@歙縣公安 發佈通報稱,警方對此高度關注,轄區派出所已受案調查。

8月16日,@歙縣公安 通報稱:經歙縣警方調查,網傳未成年人欺凌視頻內容屬實。2021年8月4日15時許,侵害人王某某(女,14歲)與被侵害人朱某某(女,14歲)在城區某餐廳相遇,因兩人曾在QQ上發生爭吵,王某某提出與朱某某約架。后王某某等10人和朱某某於16時許來到附近一公廁內,繼而發生了欺凌事件。

目前,10名違法行爲人全部到案接受調查(其中8名未成年人由其監護人陪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公安機關對王某某等10名違法行爲人的尋釁滋事行爲依法作出處理決定。其中對1人處以行政拘留十四日的處罰;對王某某等3人分別處以九日至六日不等的行政拘留處罰,因該3人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依法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2人因不滿14週歲,依法不予處罰,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其他4人因情節輕微依法不予處罰。同時,相關部門已對被侵害人朱某某開展心理疏導等工作。

校園欺凌可能構成違法犯罪!

究竟什麼是校園欺凌呢?

“校園欺凌”即“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爲。欺凌者憑藉身體或者人數衆多的優勢,毆打同學、辱罵、戲弄、諷刺、孤立同學,甚至敲詐勒索、搶奪同學物品等,給受害者帶來極大的身心傷害。

具體行爲又有哪些?

校園霸凌中

“語言霸凌”不容忽視

近幾年關於校園霸凌的報道有很多,打架鬥毆、攔道恐嚇、甚至有預謀有策劃的欺凌......但比起這些,有一種欺凌更常見、更容易被忽略,也更容易被敷衍過去: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使用謾罵、詆譭、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損害。它的傷害往往都是在無形中產生的,帶來的是心靈上的創傷,比起直接性的毆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語言“暴力”雖然不會在身上留下傷疤,但它永遠是你心裏揮之不去的陰影。

我們曾經或許有意無意傷害或被傷害過別人,而大部分人並不覺得這是對人的傷害。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校園語言暴力,規範自己的行爲,不經意的語言或許會成爲壓倒別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校園欺凌與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密切相關,絕不是可以忽視的“小事”。願孩子們都可以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下學習、成長,願校園欺凌不再發生。

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

涉及校園欺凌......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着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力、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