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發投資增速連續5個月收窄,7月商品房銷售滑入年內“低谷”

8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1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其中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8.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仍然保持兩位數增速,但是,今年以來增速已經連續5個月收窄。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指標已呈現持續收窄的特點,與此同時,商品房市場量價熱度也持續減弱,7月單月銷售量達年內最低值。

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年內首次低於去年同期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8.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比2019年1-7月份增長16.5%,兩年平均增長8.0%。其中,住宅投資約6.40萬億元,同比增長14.9%。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指標在今年以來已經連續5個月收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目前對於開發投資指標的思考,應該關注是否會過快下滑的風險。由於購房政策和購地政策有各類約束,且房企也面臨一些債務問題,要防範房企投資意願減弱,進而影響下半年開發投資的風險。”

另一值得關注的數據是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年內首次低於去年同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約11.8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9%,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約8.8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0.4%;房屋竣工面積約4.1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5.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約3.0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2%。

“從新開工情況來看,1-7月新開工面積約爲11.89億平方米,同比增速爲-0.9%,低於去年同期水平,這一方面與信貸持續收緊有關,另一方面與1-7月土地成交量有關,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今年1-7月土地成交規劃建面同比下降兩成,土地成交面積的減少後續或將持續影響新開工面積增速下滑,進而對開發投資起到向下的拉動作用。”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如是稱。

受到集中供地影響和地價的高升導致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房企的拿地面積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87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3%;土地成交價款5121億元,下降4.8%。

“這也是土地購置面積出現持續下跌的態勢。預計隨着各地下半年供地節奏加快,適當可以減少土地交易行情略蕭條的現象。當然近期各地供地規則調整下,房企拿地策略也會有調整。”嚴躍進表示。

7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現年內最低值

在商品房銷售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約10.1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1.5%;比2019年1-7月份增長14.5%,兩年平均增長7.0%;商品房銷售額106430億元,同比增長30.7%,比2019年1-7月份增長28.0%,兩年平均增長13.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33.1%,辦公樓銷售額增長9.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5.0%。

對此,潘浩表示:“從單月成交數據來看,7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約爲1.30億平方米,爲年內最低銷量單月。6、7月單月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已基本回歸2020年同期水平,單月同比漲幅分別爲1.0%和1.6%,遠低於年內前幾月7%以上的同比漲幅。”

市場熱度的回落與調控持續加碼有關。據中原地產統計,累計來看,今年1-7月合計房地產調控已經高達352次,平均每月超過50次房地產調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7月單月數據出現下調主要由於以下原因,一是疫情的影響,特別對一二線城市銷售產生影響;二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頻出;三是多地信貸政策收緊傳導至購房市場;最後,集中土地供應造成了房企消化壓力,房企資金壓力加大。”

國內貸款下降,房企到位資金持續“承壓”

從房企資金端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約11.90萬億元,同比增長18.2%,比2019年1-7月份增長19.2%,兩年平均增長9.2%。其中,國內貸款約1.54萬億元,同比下降4.5%;利用外資44億元,下降44.4%;自籌資金約3.55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定金及預收款4.54萬億元,同比增長38.3%;個人按揭貸款約1.90萬億元,同比增長17.0%。

“國內貸款同比降幅持續擴大,到位資金承壓。其中,國內貸款增速自6月起降爲負值,7月降幅持續擴大,這與銀行貸款集中度管理,房貸額度受限等因素有關。”潘浩如是表示。

“總體上,當前房企的流動性問題確實受到了關注。房企流動性的問題,也成爲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重要來源點。後續對於房企的資金面管控以及防範過激過猛拿地,都將成爲監管的重點內容。”嚴躍進補充稱。

“從房企的資金來源看,定金及預收款依然是主要來源,按揭上漲幅度明顯放緩,信貸收緊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張大偉表示:“房地產市場經歷了疫情後的高峯,逐漸開始退燒,預計房地產市場走勢將過渡至平穩。”

新京報記者 徐倩 封面圖來源 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