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南百景图》人物立绘惹争议:游戏改编的边界在哪里?

本报记者 宋琪 吴可仲 北京报道

“靖康耻,犹未雪”,岳飞怎可肉坦而降?

近日,爆款古风经营类手游《江南百景图》因岳飞游戏Q版人物立绘高度契合“肉袒牵羊”典故而遭遇口碑翻车。

事实上,在游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游戏厂商在设定游戏内人物及故事背景时取材中国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的案例并不罕见,而由此引发的“游戏篡改历史”争议一直被讨论至今。

那么,游戏中历史人物的改编边界究竟在哪里?

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历史人物及故事做一定的演绎也未尝不可,但戏说不等于胡说,改编一定要有理有据有节,不能脱离历史人物原始的基本人设。否则就不是戏说,而是戏谑了。

口碑反转

《江南百景图》是由椰岛游戏自主研发的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游,于2020年7月2日正式上线。尽管是一款轻度休闲类手游,但《江南百景图》并不小众,相反,在2020年下半年,它曾是讨论度与好评齐飞的爆款。

彼时,《江南百景图》不仅连续4个月霸榜App Store休闲游戏畅销榜TOP3,数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更难得的是,《江南百景图》的古风标签并非徒负虚名,其在游戏中真实还原的文化遗迹及细节考究的生活元素使其收获好评无数。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江南百景图》的口碑发生了180度的反转。2021年8月,《江南百景图》再次被刷上热搜,但这一次,点燃热度的不是兴致勃勃的玩家,而是怒气冲冲的网友。

8月6日,《江南百景图》更新了当月的签到活动,并发布了新的游戏角色——“闲人”岳飞。规则说明显示,玩家累计签到25天即可领取8月新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该游戏人物立绘不仅与公众认知中的岳飞形象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立绘中岳飞袒胸露背、牵羊脱冠的设计与“肉袒牵羊”的典故高度契合。这样的“巧合”迅速引发舆论争议。

众所周知,岳飞为南宋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其于山河半壁之时,力挽狂澜,光复故土,救民水火的故事被传颂至今。只是,“靖康耻,犹未雪”,如今游戏中岳飞却如败国丧家的徽钦二宗,肉坦归降。这一设计让众多网友直呼荒唐,有网友一针见血的吐槽称,“岳飞肉坦牵羊的离谱程度无异于林则徐抽大烟了”。

对此,记者多次联系椰岛游戏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争议持续发酵一周后,8月11日,《江南百景图》官博发文致歉,并对闲人系统及立绘中的羊元素进行解释。游戏制作组表示,闲人系统的初始思路围绕十二生肖主题展开,考虑到岳飞为一代名将,终身奔波于保家卫国,故将其选为羊属相代表居民,希望他可以在江南小镇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同时,制作组已修改游戏中岳飞形象。

尽管如此,关于岳飞形象的争议仍未结束。不少网友表示,即使抛开角色闲人的设定不谈,岳飞肉袒脱帽的形象本身就不妥。

中国历史研究院发文称,自古以来,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严格的穿衣体制和规范。肉袒无疑是投降礼中的重要形式。

据了解,肉袒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投降者肉袒是为了表达自己愿意屈服为臣仆,这对古人来说本就是一种耻辱;其二,肉袒是表达一种希望得到哀怜的意思,所谓“肉袒”,无非是投降者为了取得战胜方的宽恕,行投降礼以示自毁。其三,“肉袒”还能表达一种愿被杀戮的意思。

基于此,中国历史研究院强调,相关从业人员在创作中必须坚守文艺创作的原则,特别是对历史题材,应当对历史充满真情和敬意,而不能轻佻或儿戏。

争议不断

事实上,在此次人物立绘争议之前,关于《江南百景图》历史关倾向的质疑已经出现。

记者了解到,在游戏角色设定中,《江南百景图》将居民分为普通居民和特殊居民,根据品质及稀有度的不同,居民从低到高分为士、卿、侯、天四个档次。

其中,特殊居民不仅拥有更高的等级提升,还有属于自己的天赋能力。

令玩家不适的是,《江南百景图》对于高等级人物选定的标准似乎有悖常理。在游戏中,专断国政、排除异己的魏忠贤;陷害忠良、结纳私党的秦桧甚至是海盗汪直都被赋予最高的“天”字等级,而诗圣杜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等人物与前述角色相比则能力平平。

因此,有玩家质疑称,“这样的导向真的不会误导玩家吗?”“这样的设定有篡改历史之嫌吧”。

针对该疑问,玩家柠拧告诉记者,“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样的设定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不会把游戏内容当做现实背景来接受,且在我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游戏里设定的不足以混淆我的认知。”

“游戏的背景设定中有架空历史和虚构世界的做法本无可厚非。” 柠拧认为。实际上,《江南百景图》的背景的确基于中国明朝江南的故事背景和民俗工艺,也存在部分虚构的世界观,其官网显示,“游戏中部分居民角色有基于历史的适量改编”。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游戏厂商在设定游戏内人物及故事背景时取材中国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的案例确实常见。

张书乐告诉记者,“在游戏中使用历史人物是一种情怀营销,容易让玩家有代入感,熟悉程度也较高。并且,游戏故事设定走历史话题,一来可以依托一些古典小说内容(无版权问题),二来也可以引发某些偏好此段历史(含演义)的网民的瞩目,甚至可能获得增量客户。”

同时,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告诉记者,“通常游戏内需要构建一个整体世界观和故事背景,而中国游戏的世界构造与国外不同的是,虽然我们IP宇宙不算丰富,但我们历史积淀够深厚,因此从历史中取材是考虑本土化和玩家接受度的综合结果。”

边界在哪里?

从文创作品的创作角度而言,适度的改编似乎有其合理性。

张书乐表示,“对历史人物及故事做一定的演义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有理有据有节,如被游戏化频率最高的三国话题,就有很多游戏演绎出了大量演义,但万变不离其宗,也不会脱离历史人物原始的基本人设。否则就不是戏说,而是戏谑了。”

即便如此,近年来,关于游戏篡改历史,影响公众认知的争论仍沸沸扬扬。不少人认为,或许对于已经建构起基本即使框架的成年人而言,游戏对历史的改编影响不明显,但对于仍在成长与世界观塑形中的未成年人而言,游戏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不容小视。

目前,游戏企业设置适龄信息提示及接入防沉迷系统已经成为行业参与者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但记者注意到,包括《江南百景图》在内的多款历史题材手游的适龄标准多为12+,这意味着,未成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游戏内价值观及历史观的影响。

“游戏中历史改编一定是有边界的。”张书乐告诉记者,“其中基本人设不能改、约定俗成不能变、翻案文章不能做。”

王超则向记者补充道,游戏作为文化产品,必定具备文化属性。更重要的是,在游戏出海渐成趋势的背景下,游戏作为载体将成为文化输出的工具。此时,游戏厂商对于历史及传统文化的改编应该更加谨慎。毕竟,未成年人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误读还有学校教育等途径进行修正,但文化输出而造成的误读,修正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中国历史研究院强调,历史的后浪滚滚向前,以前的历史总要靠后人书写。如果后人接触的是扭曲的历史,那么历史将不成其为历史,民族记忆也将走向破碎与虚无。游戏虽小,意义不小。历史虽重,自轻则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