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原標題:國家藥品集採首現企業斷供,華北製藥被列入違規名單z 

導讀: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華北製藥目前是國家藥品集採中第一家因斷供被處罰的,但在集採中出現斷供的,並非只有華北製藥一家。

作者 | 第一財經 林志吟

國家組織的藥品集中採購,首次出現有企業斷供的情況。

8月20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公告稱,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布洛芬緩釋膠囊的中選企業華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北製藥”、600812.SH)在山東省未能按協議供應約定採購量,經相關部門多次約談協商,供應情況仍未改善,該企業於2021年8月11日提出放棄中選資格。

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表示,根據第三批國家集採《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20-1)》有關規定,經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成員單位集體審議後,決定將華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列入“違規名單”,取消該企業自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5月10日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活動的申報資格。

華北製藥是中國最大的化學制藥企業之一。一年前的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開標,作爲集採品種之一的布洛芬緩釋膠囊,共有4家企業中標,分別是上海信誼天平藥業、珠海潤都製藥、南京易亨製藥、華北製藥,中標價分別爲0.2025元/片、0.2025元/片、0.268元/片、0.268元/片,華北製藥可以說是以最高價中標的。

截至目前,華北製藥尚未發佈公告對外回應其斷供的原因。第一財經記者亦向華北製藥內部人士諮詢,但對方回應稱“具體的還不清楚”。

有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藥企在集採中出現斷供,或有多種原因所致,如原材料供應不足,再如企業該藥品原本銷售市場有限,進入集採後,供應量一下子提升,而生產線無法及時擴產。

第一財記者亦從一些企業瞭解到,目前原料藥漲價的情況還未得到緩解。“一些原料藥價格翻倍上漲,給製劑企業造成很大的成本壓力。”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華北製藥的2020年報,布洛芬緩釋膠囊並非是公司的主要產品。2020年,華北製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6191.29萬元。在年報裏,公司曾表示,2020 年受疫情因素影響,終端用藥需求量大幅下滑,化學藥製劑產品市場銷售受阻,民衆常態化防疫也使得用藥數量減少,市場恢復緩慢,銷量降低,開工不足,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漲,使得製劑產品毛利降低,公司整體毛利降低。

今年一季度,華北製藥自身的業績還未有好轉,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5719.99萬元。

另有其他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華北製藥目前是國家藥品集採中第一家因斷供被被處罰的,但在集採中出現斷供的,並非只有華北製藥一家。“這次比較特殊的是,山東方面直接將斷供的情況反映上去,導致事情公開化。按道理說,集採競價過程中,企業如果自身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就不應該往低報價,而低價中標後,無論如何,其也應該想辦法供貨。現在的問題是,還是有些企業在集採競價過程中抱着僥倖心態,認爲斷供了也不會受到處罰。如今,華北製藥作爲第一家被處罰的,加上又是國企,有望對行業形成震懾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華北製藥的布洛芬緩釋膠囊在山東斷供後,已由其他企業補上了。

8月19日,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佈《關於公示第三批國家組織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布洛芬緩釋膠囊替補企業的通知》,要求根據山東省醫保局《關於切實做好第三批國家集採藥品布洛芬緩釋膠囊供應工作的函》的要求,按照《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20-1)》相關規定,經過替補企業遴選程序,珠海潤都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爲布洛芬緩釋膠囊在山東省的替補企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