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中新網銀川8月21日電 (記者 李佩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後疫情時代下基礎設施建設對各國經濟復甦產生的巨大拉動作用沒有變,各方後續開展國際合作的意願更加強烈,需求也更爲迫切。”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21日在寧夏銀川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各類經濟社會活動逐步恢復,新一輪國際基建投資有望成爲拉動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的新引擎,“一帶一路”國際基建合作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參加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期間,房秋晨在“一帶一路”投資促進大會上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據悉,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企業在阿拉伯國家投資和建設了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合作項目,涵蓋了電力、交通、工業建設、房建、通訊以及石油化工等領域。統計數據顯示,從2005至2020年,中國企業在17個阿拉伯國家投資總額達1969億美元。僅今年前6個月,中國企業在阿拉伯國家實施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項目完成營業額超過144億美元。“可以說,中阿基礎設施投資和產能合作的成果豐碩,爲鞏固中阿戰略合作關係發揮了積極作用。”房秋晨說。

談及未來發展,房秋晨表示,中阿應鼓勵雙方企業在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框架內加強合作,建設好自由貿易區,促進中阿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府間要定期交換投資政策、機遇、重點領域和合作項目等信息,增進企業對雙方市場的瞭解,爲企業間相互投資創造更多商機。”

與此同時,房秋晨建議加大對中阿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項目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力度,在有關法律法規框架內,密切雙方金融機構、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支持雙方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互設分支機構,爲基建項目提供聯合融資。

“今後,中阿雙方企業應加強新能源發電、先進儲能、綠色零碳建築等領域的合作,5G、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領域的合作空間也很大。”房秋晨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