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楊汀、楊光

25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乒乓球雙打比賽在日本名古屋的愛知縣體育館上演。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劉曉軍一記高拋發球,對面迎戰的是前日本乒壇名將福原愛。久未在球檯前露面的福原愛臉上掛着她招牌般的甜甜笑容,手下卻沒有留情,正手一記快速拉球,劉曉軍的搭檔、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沒接住。福原愛一方10:9領先,發球權交到了與福原愛搭檔的愛知縣日中友好協會主席後藤泰之手中。"大村知事,咱們要加油呀!"劉曉軍向搭檔比了一個握拳的手勢,引得場內一陣歡笑。

當日上午,在50年前舉行第31屆世乒賽的愛知縣體育館,來自日本各地的中日30多支隊伍,160多名選手展開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混雙以及團體四個項目的預賽,下午則將角逐獎項。其中不乏日本國內頂尖選手。到場觀賽的有親歷乒乓外交的時任亞乒聯主席兼日本乒協主席後藤鉀二的祕書小田悠祐,以及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幹事長近藤昭一、名古屋市副市長廣澤一郎等。

此次友誼賽是"乒乓外交50週年交流大會"活動的一環。77歲的佐佐木敦子當天專程從東京趕來名古屋參加活動,她是拉着福原愛的手入場的。她們一老一少可以說代表着兩個時代的中日乒乓交流。

周恩來總理對第31屆世乒賽寄語的"友誼第一",由郭沫若題贈給力邀中國隊參賽的後藤鉀二,如今陳列在愛知工業大學淳和紀念館。一同陳列的還有第31屆世乒賽的金、銀、銅牌,參賽的中、日、美三國選手簽名的球拍,中國代表團集體簽名感謝後藤的紀念卡等紀念品。

福原愛一邊仔細辨認球拍上選手們的名字,一邊感嘆:"我從來沒有看過乒乓外交的相關實物,太珍貴了。"

而她本人,也是當代中日乒乓交流的符號。福原愛5歲就跟哥哥一起去中國天津參加體驗集訓,小學暑假時也曾到天津和遼寧交流練習,高中時每年都去中國集訓一個月左右,後來還曾參加中國乒超聯賽。她一口流利的東北口音中文,就是在不斷去中國訓練中習得的,還被中國大衆愛稱爲"小愛""瓷娃娃"。

福原愛也非常喜歡"小愛"這一稱呼。當她下場,其他選手拿着紙板或球拍過來請她簽名,她先簽了寫有"小愛加油"的一張,頑皮地指着另一張說:"這張沒有寫小愛,不給你籤啦。"讓大家忍俊不禁。而當記者給她看新華社十五、六年前給她拍攝的照片時,福原愛臉上露出了照片上那樣的純真笑容。在此次友誼賽的開幕致辭上,她一字一句都用日語和中文雙語說出,說到"希望自己今後也能爲日中友好做更多事情"時,非常動情。

後藤泰之同時也是愛知工業大學的校長和愛知縣乒協主席。他的祖父正是後藤鉀二,日方推動乒乓外交的最關鍵人物。後藤泰之告訴新華社記者,乒乓外交時,他還是初中生,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覺得祖父比以前更忙碌,時而神情嚴峻,時而喜形於色。

"可惜祖父在那之後一年就去世了,沒有看到日中邦交正常化。我在1975年第一次去了中國,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那之後,我父親繼承祖父的心願,繼續致力於日中交流。我們學校的乒乓球很強,與中國的交流從未間斷。我先是跟隨父親,後來我自己也經常去中國,中國的朋友提起祖父,總是說'喝水不忘挖井人',讓我非常感動。"此次友誼比賽上,後藤泰之也拿出他作爲一個乒乓球愛好者的看家本領,在搭檔福原愛的雙打中,小露了一把身手。團體賽中,愛知工業大學A隊和B隊分獲第一和第二名,在日中國青少年隊獲得第三名。

從名古屋市相鄰的愛知縣海部郡趕來參賽的野平女士今年74歲,是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的。她在一名華人教練開設的乒乓球俱樂部打球。她是一名癌症患者,10年前開始坐着輪椅打乒乓球復健,打了兩三年,漸漸能夠站起來打,這兩年還經常參加各種民間比賽。提起乒乓外交,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她的父親在名古屋商工會議所工作時曾參與往年乒乓外交紀念活動的籌備,還獲贈過中國運動員的運動衣。與野平女士來自同一俱樂部隊的26歲小夥子中山已經有十年"業餘球齡","我非常想去'乒乓王國'中國看看。"中山說。

除了友誼比賽,此次交流大會還包括26日在名古屋舉行的"紀念乒乓外交50週年研討會"和圖片展。研討會以"溫故知新、以史鑑今、面向未來"爲主題,乒乓外交親歷者、中日留學生代表等出席研討會。圖片展除了展出乒乓外交前後的歷史照片,還展出了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場館的照片。

劉曉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舉辦此次交流大會的主旨是希望中日雙方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不忘乒乓外交的傳統和精神,並且發揚這種精神,進一步促進中日之間的人文交流。劉曉軍說,今年也是中日體育文化交流年,東京殘奧會剛剛開幕,明年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也將相繼舉行,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到中國參加冬奧會和亞運會。(參與記者:冮冶、鄧敏)(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