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檔票房收入重回八年前 有影院龍頭趁機“抄底”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謝若琳

9月1日,中小學校正式開學,電影行業傳統意義上的暑期檔也隨之結束。

燈塔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總票房爲73.8億元(含服務費)。如果不計服務費(含票務平臺服務費、系統商服務費和影廳服務費),暑期檔票房收入只有67.03億元,幾乎相當於八年前的水平。2013年、2014年暑期檔收入(不計服務費)已經分別達到了58.47億元、90.9億元。

“這個暑期檔已經平淡到很多人都忘記還有暑期檔這件事了。過去幾年,暑期檔上映的電影總會引發一些社會爭議、甚至是負面聲音,我們曾爲此發愁,現在回想起來卻是另一番滋味。哪怕是被觀衆罵,也好過被遺忘。”一位資深電影發行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暑期檔期間疫情反覆,疊加“片荒”潮,電影全產業鏈仍處於緩慢修復的狀態中。

暑期檔遇冷

燈塔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期間國內電影票房總收入達73.8億元,其中包含服務費6.77億元,總觀影人次爲2億人。這個表現可以說是並不如意,過去五年(2016年至2020年),暑期檔票房收入(不含服務費)分別爲124.3億元、153.27億元、162.04億元、164.4億元、32.97億元。

有這麼幾個關鍵數據更能體現出今年暑期檔的慘淡。燈塔數據顯示,暑期檔平均票價36.4元,平均上座率5.5%。這是什麼概念?

“疫情前,暑期檔的平均票價大約在35.5元左右,上座率從未低於10%,一直維持在13%左右。今年的情況是票價微漲的情況下,上座率驟降。說明影院、銀幕數量太多,而觀衆太少。”上述發行經理表示。

具體到影片方面,暑期檔只有2部電影票房突破10億元,分別是《中國醫生》(13.2億元)及《怒火·重案》(10.8億元),至此年內票房達到10億元門檻的電影總數增至9部。

一位數據平臺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暑期檔熱門類型表現不佳,動畫片、青春片、喜劇片都沒有出現黑馬,曾被寄予厚望的《長津湖》突然調檔,也導致部分潛在票房流失。此外,好萊塢影片缺席也是今年暑期檔片荒的重要原因,隨着全球疫情好轉,預期明年好萊塢影片將重新迴歸。近日熱映的迪士尼電影《失控玩家》已經帶動起一部分觀影熱度。”

好消息是,9月1日《長津湖》宣佈定檔,將於9月30日上映,進軍國慶檔。

影院市場出清

對於電影產業鏈上游的製作方來說,市場遇冷後紛紛轉投流媒體,今年暑期期間,國內主流流媒體平臺首次喊出“線上暑期檔”的概念。產業鏈中游的宣發團隊,部分已經轉型針對劇本殺進行宣發。

而下游的影院完成了新一輪洗牌,影視寒冬加速了市場出清。

2018年,全國影院數達到11296家,全年淨增1120家,全年銀幕數60079塊,位居全球首位。此後,伴隨着電影市場繁榮,總票房收入不斷走高,銀幕數的增長已經超出實際需求。疫情加速了產業結構調整,影院龍頭紛紛抄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一位影投公司CEO告訴記者,年初《你好,李煥英》等爆款影片的表現,令業內對影院生意回暖多了一些期待,部分資本已經開始“抄底”,尤其是在經歷2020年市場寒冬後,一部分中小影院處於生存邊緣,售價較爲合理。

今年5月份,萬達電影董事長、總裁曾茂軍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曾表示,去年全行業影院關店數量約10%,今年春節後少部分低效影院也在陸續關店。一方面,行業低端影院的關店,使頭部影院有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管理能力較強的優質院線,在疫情之後提升自己的市佔率,競爭能力加強,萬達電影就是一個典型。曾茂軍稱,疫情後,公司市場份額快速恢復到14.5%以上,較2019年13.5%的市場份額提升了1個百分點。

“未來公司的市佔份額會持續提升,公司希望努力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曾茂軍稱,公司資本保障充足,去年完成再融資後,截至2020年底賬上現金接近50億元。

據悉,目前萬達電影的影院數量共712家,2020年新開業影城64家,2021年計劃開業約60家-70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