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原標題:從“多喫豬肉、多買豬肉”可得到什麼啓示?產量大省陰雨連綿,花生價格爲何跌跌不休

來源:期貨日報

“說起近日國內農產品期現貨市場的熱點,廣大投資者普遍認爲花生與生豬的持續下行幾乎要替代紅棗玉米而成爲新的‘網紅品種’。”上海滬鄭連商 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孔維川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如果說生豬與豬肉價格的下滑是由供應快速增加所引發的,那麼在新季花生供應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的情況下,如我國最大的花生產區——河南省陰雨天氣連續不斷,花生價格的不斷走低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來自杭州的一家農產品期貨投資機構負責人老餘認爲,如果說生豬供應的增加可以打壓價格,那麼花生未來需求預期的減緩同樣可以令價格下行,因爲它 們都改變了決定市場價格漲跌的供求關係,同樣地令供求關係變得寬鬆了。

生豬供應恢復的啓示

目前,如果讓大家來找一找支持花生價格上漲的因素,估計會有很多,首先是產區不斷出現的陰雨天氣讓花生產量、質量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是新年度花生進口面臨海運費大幅上漲、部分主要來源國局部局勢不穩會等不利於進口。再次是國內種植總面積比往年是減少的。最後是國內植物油脂價格高企不止。另外,全國各地新增花生油政策性儲備將迎來集中採購期等均會對價格形成支撐。不過,從生豬價格的下行原因或可以得到重要啓示。

昨日,農業農村部就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會上,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指出,隨着中秋、國慶兩節臨近,農產品消費將迎來傳統旺季。除了糧油外,今年豬肉、蔬菜、水果等“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形勢也不錯。特別是生豬產能完全恢復,7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分別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實現恢復目標。因此,節日期間農產品市場供給是有保障的,尤其是豬肉,近期下跌非常快,希望大家趁這個機會多喫豬肉、多買豬肉。

從馬有祥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生豬價格的下行主要是由供應增加所引起的。當初生豬期貨上市之際,國內生豬與豬肉價格仍在高企,估計當時大家肯定不會想到生豬期會從29000元/噸跌至當前的13000元/噸以下。

河南極端天氣頻發

孔維川近日和幾位朋友一起正在我國花生生產大省河南調研,從他發來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出,河南春花生已經開始採收,但陰雨天氣有可能對新季花生產量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具體情況是如何的呢?

據孔維川介紹,近日他與朋友主要調研了河南平頂山、駐馬店、方城、社旗、鎮平、鄧州、新野、唐河等地花生的生產形勢,從花生生產狀況來看,當前南陽地區春花生已經到收穫期,但因爲持續下雨,令田內溼度很高,機械不能進地收穫,成熟地塊兒只能依靠人工拔出,播種較早地塊兒出現個別的發芽粒。

與此同時,收穫期比往年推遲約10天左右。而根據近期當地天氣預報來看,近期內降雨仍然頻繁,對收穫進度仍然有影響,預計9月10日後纔有可能會批量上市。

由於春花生收穫推遲,與麥茬花生收穫將銜接或者重合,將導致春花生價差收縮,比較效益降低,有可能影響下年度春花生面積。另外,從產量看,以前崗坡地塊兒只能望天收,今年雨水偏多產量增加,但水澆地塊因爲雨量大排水不暢反而有所減產。

“從調研情況來看,麥茬花生生產狀況如下:部分地區比去年面積有所減少,前期生長正常偏好,坐果情況較好,當前處於灌漿成熟期,後期需要光照充足,持續陰雨有可能會對產量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影響大小需要進一步觀察。”孔維川說。

那麼市場購銷情況又是如何的呢?孔維川告訴記者,當前已經有南方貿易商開始收購鮮食花生,8月20日前收購價每斤爲3元,26日後降至2.5元左右,30日降至2.2元后收購進度明顯降低,9月1日恢復到2.5元,但收購量不大,原因還是機械不能使用,靠人工收穫進度緩慢。種植大戶人力不足,如果不能機械,每畝人工費用要150—180元。 

來自農業農村部的信息顯示,極端天氣多發給我國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但我們國家地域遼闊,種植制度比較複雜,災害年年有、季季有。總的看,今年儘管局部地區農業災情較重,但全國範圍還是相對較輕的。據農情調度,1—7月 全國農作物累計受災6300多萬畝,比去年同期少9000多萬畝,比近5年同期少1.2億畝。從受災的面積來看,比去年同期是少的。此外,當前受災最重的還是河南。河南的糧食作物受災1000多萬畝,主要在蓄滯洪區。河南秋糧面積有7500多萬畝,這就是說還有6000多萬畝沒有受災,而且長勢好於常年。沒有受災的區域,如果後期沒有大範圍災害,田間管理措施到位,有望通過無災區的好形勢,來彌補災區的部分損失。據農情調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農作物受災1450萬畝,成災940萬畝、絕收550萬畝。受災區主要集中在新鄉、周口、開封、安陽、焦作、鶴 壁、鄭州等地,受災作物主要是秋糧作物,玉米、花生。

綜上可以發現,新季花生生產出現了不確定性因素,但當前尚未對花生產量、質量迼成實質性影響,投資者最需要關注的是後期產區的天氣變化。另據記者瞭解,除了河南以外,其它產區新花生生長較爲良好。

花生價格爲啥跌跌不休

老餘告訴記者,要想弄明白當前國內花生市場介格爲什麼跌跌不體,除了關注市場供應端之外,重要的還要弄明白市場的定價權在那裏,要弄情況市場需求是增還是減。

今年5月中旬,期貨日報記者曾在山東調研花生市場,當時有一位油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調研團成員就是來“看個熱鬧”。也就是說有調研成員根本沒有用心去深入市場瞭解與分析,因爲很多人不注重瞭解國內花生市場最大的需求方——油廠的狀況。

老餘告訴記者,從他們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當前油廠的原料庫存較爲充足。由於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花生到港時間推遲,導致今年7月份還在大量進口花生進入油廠倉庫。這令油廠對新季花生“搶收”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估計像去年那樣的高價收購的現象不會再現。而如果根據今年7月份油廠的收購價來推算,當前花生價格下滑也許是一種期現迴歸現象吧。

孔維川告訴記者,國內花生市場的定價權仍掌握在油廠特別是油脂集團手中,新季花生上市後,油廠原料採購價如何定是需要大家特別關注的。

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