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辦卡、不推銷成優勢 10元快剪有自己的活法 

是10塊錢的利落快剪,還是幾百元的精細美髮?記者調查發現,在與傳統美髮店的較量中,價格便宜、方便快捷的“快剪”業務重回理髮“江湖”,大有崛起之勢。

短平快

10塊錢、10分鐘成賣點

早晨8點30分,物美超市石景山區沁山水店入口處不遠,“十分有型”快剪店剛開門不久,已經排起了隊。店裏的四個理髮師,利索地打理着顧客的頭髮。掃碼交費,按號排隊,收費10塊錢,用時10分鐘,是這家快剪店的賣點。

店面不大,裝修屬於極簡風格,跟傳統美髮店不同,這裏只剪髮,不做燙染美髮,連洗頭都免了。店裏用類似吸塵器的吸發器來處理碎髮,再用消毒櫃給工具消毒。整個店面的風格就是短平快。

“我覺得快剪的技術水平,達到美髮店的九成了。”小孟三十歲上下,以前也在美髮店辦卡,“石景山這一帶的美髮店,辦完卡也得60塊錢左右一次。”他說,如果考慮到性價比,自己心裏的評價天平,就完全傾向快剪了。

在早晨,理髮店的顧客以男性居多,有青年、有中年,最多的是老年人。盧大爺帶着一張快剪的預訂單子進了店——不習慣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可以去超市服務檯用現金買單。

“我覺得這種好,我不愛去美髮店。他們跟我說的那些,我也不懂。還是這種快剪,簡單明瞭。”盧大爺的髮型一看就是剛修過不久,但他對自己的儀表非常在意,打算再修一次,“10塊錢一次,我一個月可以修三次。”據瞭解,該快剪連鎖店已在北京200多家物美超市營業。

離這家快剪店不遠,還有兩家傳統的美髮店。兩家店開業的時間比較晚,10點才正式迎客。和快剪不同,早晨似乎不是美髮店的上客高峯。記者走進一家門店,店內沒有顧客,打扮時髦的理髮小哥笑盈盈走過來,“先洗一下吧,哦,對了,您有卡嗎?”這個問題很關鍵。在店裏的價格公示牌上,剪髮,從128元到388元不等。如果充值500元辦了卡,價格就可以降低到79元到299元。大概是看出記者有些猶豫,小哥毫不避諱地推薦:“物美那邊有個10塊的。”至於誰家手藝好,小哥說:“那您得嘗試,我說的不客觀。”

附近另一家美髮店的裝修更豪華,雖然門可羅雀,但價格一樣堅挺。剪髮,最貴的一檔達到580元,充值辦卡可以打8.5折。這裏的小哥對店裏手藝非常自信,談到與快剪的競爭,小哥說:“客戶類型不一樣,我們這裏手藝當然更細一點,而且還有燙染美髮項目。”

少麻煩

不辦卡、不推銷變優勢

推薦辦卡這個行爲,每一個走進過美髮店的市民都熟。在行業內,這叫“拓客”。辦卡和不辦卡,也成爲快剪和傳統美髮店的一大區別。

45歲的劉海燕,在傳統美髮店打過工,也自己開過店,現在是十分有型快剪沁山水店的店長。到上午10點半,店裏三個夥計還在忙,她有時間坐下來歇一歇。第一波客流高峯暫時過去了,另外兩波分別是午飯後和晚飯前後。

她坦率地說,10塊錢一個快剪,她大約掙5塊錢,每個月收入一萬多元,跟她原來在美髮店工作收入類似。不同的是,快剪節奏快,手上忙,但心情要輕鬆很多。“不用拓客啊,拓客太累了,顧客很容易不高興。但老闆要求,必須拓客,不然我們掙不到錢。”現在,劉海燕理一個髮掙一份錢,清清楚楚。

“我就不喜歡理髮師老在耳朵邊跟我推銷。”剛剛剪完頭髮的趙先生說,“又煩,又浪費時間。可能女士比較適合去美髮店。像我們男的理頭髮,沒那麼麻煩,嘁裏喀嚓,完事了。”

記者在舊宮永輝超市內的一家快剪店看到,爲了鮮明表達自己店面的立場,店家直接在廣告牌上寫:“只需15元,不辦卡、不推銷、專注剪髮”。店門口坐着五六個等待的顧客,還不斷有人來問:“排隊還有多少人?”店裏的小哥忙得不亦樂乎,頭都沒空抬,“您自己看吧,門口那些,都是。”

本報記者 孫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