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元快剪理髮店調查:走向專業化 男性客人居多,7成是年輕人

隨着價格便宜、方便快捷的“快剪”理髮店出現,人們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爲“便宜沒好貨”,有人則認爲“沒體驗過的人不知道其中的好”。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調查瞭解到,快剪行業已逐步開啓分化模式:有的店開了不久就閉店,有的又迴歸傳統經營模式,另有一部分則越來越趨於專業化——很多是擁有專業管理模式的連鎖店,有些要求理髮師至少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10年以上工齡的老師傅也不在少數。一家從2016年開始營業,至今擁有33家分店的快剪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正是由於快剪店的專業化,以老年人佔主體的市場早已改變,目前其所有門店至少有7成是年輕顧客。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美髮店理髮師湧入了快剪市場。

快剪店怎麼賺錢?

這家店5年開了33家分店

有門店一天“剪200多個頭”

掃碼、付錢、坐下,成都高新區時代清風店沃爾瑪超市門口的衆發快剪店裏,熟客小劉等候剪髮的時間爲“零”。“今天想怎麼打理?”在和男理髮師簡短交流後,剪刀就開始在他腦袋上“運作”起來。

剪刀、推子、吸發器,理髮師用這些極其簡單的工具,不到10分鐘時間,清爽的短髮就完成了。這個速度是傳統美髮店無法比擬的。小劉看了下手機,離上班還早,再喫個早飯時間也綽綽有餘。

據介紹,每天下班高峯期店裏人流量是最高的。因爲快剪店不提供洗頭項目,很多人剪完回家就直接洗澡。

每天早晨8點開業,店裏2個理髮師就開始忙碌起來。9月18日上午開店才2個小時,兩人就爲20來個上班族剪了頭髮。

對於快剪店,有人會問“這種店你也敢去嗎”“不怕理髮師把你腦袋整禿嗎”?對此,快剪店老闆吳永清搖了搖頭,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2016年1月9日她在步步高三瓦窯店開了第一家快剪店,距今5年多了。現在已經開了33家分店,還沒有收到過大的客訴。

她的快剪店是如何賺人流的?據介紹,其30多家分店大部分和大型超市有合作,比如與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步步高、華潤萬家、人人樂、西單商場等合作。借力大型超市的人流,這些快剪店被更多的人看到,生意自然就來了。

“每家店根據人流和地理位置,配備2到3位理髮師。業績最好的時代清風店,忙的時候每天要剪200多個頭。”吳永清說,和傳統美髮店不同,快剪店剪一次頭髮價格較低,爲10-15元不等。但是客流大,收入還是可觀。在這個過程中,吳永清積累了一筆又一筆開分店的資本。

快剪走向專業化

系統化管理

不少門店要求理髮師至少3年經驗

那麼,只靠便宜的價格、超快的速度,以及不辦卡、不推銷的承諾,就能讓快剪走向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

隨着疫情的影響、時代的變化,快剪店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分化現象:有的店沒開多久就垮了,有的又迴歸傳統經營模式,還有一部分趨於專業化。

位於成都金牛區蜀漢路東的歐尚超市門口,一家去年開業的快剪店如今已經倒閉。原先的鋪面被裝修成其他類型的商鋪。

位於成都青羊區戰旗東路的一家10元快剪店,因爲生意不好,前陣子又迴歸傳統經營模式,快剪一次價格從10元升爲15元。還提供充值業務,充值120元可剪髮10次。除了快剪,洗剪吹、拉直髮、數碼熱燙、焗黑油、染潮色等項目,也都重新出現在價目表上。

▲戰旗東路一家快剪點回歸傳統,辦卡並加入染燙等項目。

然而,不管是關門閉戶之前,還是迴歸傳統之後,記者發現,這些快剪店幾乎門可羅雀。在戰旗東路這家快剪店,老闆甚至不在鋪面上。若客人有理髮需求,往往需要撥打鋪面上老闆留下的電話,他纔會趕到店裏。

相反,另一些快剪店卻脫穎而出。在成都錦江區嶽府街人人樂店的一家快剪店,儘管人人樂嶽府街店已經因合同到期而閉店處理,一衆商鋪紛紛改址,但這家快剪店卻屹立不倒,其積累的熟客仍然前來光顧。

爲什麼會出現分化的情況?吳永清認爲,這和快剪店越來越專業化的管理有很大關係。

記者調查瞭解到,在成都地區,工商信息中登記名字中直接包含“快剪”兩字的理髮店有160餘家。算上如吳永清這一類並不在店名中直接用“快剪”字樣的店,成都的快剪店數量應遠遠超過160家。

工商信息同時顯示,目前衆多快剪店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均爲同一人,其經營模式多爲連鎖模式。連鎖門店從五六家到幾十家,已擁有一套自己的系統化公司管理法則。

在成都,吳永清“吳姐”的名字在業內響噹噹。記者走訪多家快剪店,很多理髮師都會介紹“吳姐”。

據瞭解,吳姐夫妻倆獲得過2016年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創業之星稱號。吳永清的33家連鎖店,稱得上是成都連鎖型快剪店的優秀代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業績良好的一些快剪店,對理髮師要求大大提高了,以往快剪常被人詬病的“便宜沒好貨”情形正在發生改變。

據業內人員介紹,很多快剪店要求理髮師擁有3年以上理髮經驗。吳永清要求更高,理髮師至少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實際上,她的很多快剪員工都是10年以上工齡的老師傅。

“你可能覺得讓老師傅做快剪太屈才。但你要知道,如何剪得又快又好,是非常考驗技術的。”吳永清說道。

▲吳姐招聘理髮師,要求5年以上工作經驗。

競爭優勢何在?

7成顧客是年輕人

老資格理髮師願意加入

“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老年人多。不過慢慢的,年輕顧客成了主力軍,現在大約有7成是年輕人。”吳永清告訴記者,她的快剪店之所以能吸引年輕人,相較於傳統美髮店,競爭優勢非常明顯:一來,在普通美髮店,不管是做造型還是簡單處理頭髮,都要花費很多時間排隊等待。快剪店就不同了,幾乎是一來就可以坐下剪髮。二來,免去了辦卡的流程,價格更便宜了,也少了理髮師在耳邊不停地推銷。

爲什麼吳永清能把自己的快剪店做大做強?她認爲其中的奧祕是專業化管理。一方面,理髮師專業技能要求大大提升,就像顧客小劉說的:“沒體驗過的人,不知道其中的好。在這裏剪的頭髮比傳統美髮店都要好。”

像小劉這樣被吸引來的年輕顧客佔多少?據吳永清介紹,至少有7成。其中,鑑於女性顧客造型需求更高,快剪店男性顧客比女性顧客要多。

另一方面,企業管理愈發專業。吳永清的33家分店,不僅學習正規的企業管理法則,還定期開展員工培訓等相關活動。

說到快剪理髮師專業技能的提升,很多人會感到詫異:傳統美髮店,客人一旦充值辦卡就是幾百上千元,一些美髮店還提供美容、按摩項目,在這樣的店裏工作,掙的錢難道少嗎?爲什麼還有理髮師願意跳槽到快剪店?

位於成都青羊區光華村的一家10元快剪店裏,代理店長冷先生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冷先生原來是成都一家知名傳統美髮店的燙染總監,他告訴記者,在“老東家”的時候,他的工作幾乎被加班加點地推銷辦卡充斥着。另外,以前店裏洗、剪、吹、燙、染門類很多,一個顧客做完髮型常常要經過很多人、很多環節,其中複雜的同事關係讓他感覺十分疲憊。

“我在快剪店的工作和以前差不多,但我現在真的超級輕鬆,身心都輕鬆了。”冷先生說道。

▲光華村一家快剪店。

另一位擁有10年多工作經驗的快剪理髮師表示,在傳統美髮店加班開會到深夜11點,討論如何讓客人辦卡的那段日子是他的噩夢,這是他爲何跳槽的最大原因之一。

〖專家說法〗快剪對中高端美髮行業衝擊不大國外小店連鎖經驗值得借鑑快剪異軍突起,是否會對傳統美髮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快剪市場到底有多大?和君諮詢連鎖專家、和弘諮詢董事文志宏認爲:在傳統理髮店,成年男性剪一次頭髮價格在30-50元,而快剪店只要10元左右。這一點,對於很多對理髮要求不高的人無疑非常有吸引力。快剪確實挖走了傳統美髮店一部分客戶,會對傳統美髮行業造成一定的衝擊。文志宏也指出,目前,傳統理髮店在反思自己的定位,一些商家開始更多地偏向於相對更高端的造型,同時也把服務水平加以提升。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CDO聯盟徵信專委會祕書長安光勇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對於普通理髮行業,快剪帶來的影響更大,但對中高端美髮行業不會帶來特別大的衝擊,“目標客戶羣不同,就像老人、孩子和理髮需求低的年輕人,不會到中高端美髮廳是一個道理。”快剪市場有多大?事實上,快剪連鎖模式在十幾二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經非常流行。文志宏介紹,某個風靡日本的快剪品牌,當時就有幾百家門店。文志宏說,成熟的連鎖快剪店有一套精準的定位,比如適合於短髮男士。在日本,這些店有一套專業管理模式和一套專業設備來降低對理髮師的要求,然後提高理髮師的工作效率,低廉的價格也深受歡迎。在國內,技術手段及其他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但文志宏認爲:“國外這樣的快捷小店連鎖模式,很值得借鑑。”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實習生 郭文藝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