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地域文化的有益尝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时常提倡打造文学、绘画等“流派”,试图以此为抓手,推动形成地方文化品牌。乃至“为打造而打造”,多有虎头蛇尾之举,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沛君认为,历史上的地域画派通常是自然形成的,但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说画派只能是自生自灭。事实上,古今有许多画派都不纯然是“自然”产生的,例如,倘若缺乏了盐商的赞助,清代中叶的“扬州画派”不可能出现;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地方画派,也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扶持密不可分。众所周知,目前文化活动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大城市,而西部及二三线城市则明显薄弱。近年来,文化人才的“马太效应”愈加凸显,需要扭转。在此情况下,以“画派”作为旗帜,可以团结人才,凝聚力量。他认为,即便对“画派”的打造未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即便引发辩论,毕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美术家们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而这对于地域文化的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徐沛君认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美术创作面貌的日益趋同,已经成为时弊。在这一背景下,自觉培育“画派”,是打破各地美术创作“趋同”局面的一条有效途径。艺术之所以有流派之分,就在于它们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观念和鲜明的个性面貌。打造画派,让各地艺术家自觉明确个性面貌,既求同,也存异,这才符合“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此外,培育“画派”不能忽略美术社团,需要足够的包容度。这些社团大多是自发形成的,草根色彩浓厚,生命力很强,其中一些社团已经具备成为流派的潜质。

区域文化,通常指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以及历史文化差异而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对于画派而言,区域文化资源既可以为创作提供独特的题材内容,也可以在形式上给与创作者以启发,塑造区域美术个性面貌。地域画派需要珍视并深入研究它所在地区的社会风尚、乡土人情、自然风貌,将之纳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一定的共性面貌,并得到广泛认可,然后继承发展。换言之,地域的“软实力”,是画派的“立派”之本;而画派发展壮大之后,也会成为“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傅抱石《枣园春色图》纸本水墨 1960年

“经历了21世纪初期20年的实践,现在提出地域性和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讨论,它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美术创作的地域形态与文化特征体现的重要因素。中国当代美术开始构建自我的文化、审美和价值体系,很及时且必要。”谢麟认为,没有地域就没有中心,这是相对存在的。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多样文化组成的国度,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构成中国当代文化的形态。挖掘、发展地域文化,在美术创作中表现地域的自然、文化特征,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重要选择和路径,也是构建自我体系所必须的。同时,这种表现是具有当代性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的表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以当代视野回望地域性,以地域性表现时代精神,从而形成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当代美术的整体面貌。

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地域画派的历史传统,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尹沧海提出,中国当代地域画派奠基于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因此,需理解认知并辩证处理地域画派的“共性”与“个性”课题。“共性”是指地域画派虽然各具特质,但是作为中国绘画的各个支脉,共同受到中国绘画美学内核及其精神属性的根本规定与整体统摄。这里所谓的“个性”是指地域画派需要深入开掘地域文化的独特资源,对于一地的风土人情、文艺经典进行把握与提炼,由此提升地域画派的地域特征与价值内涵,进而以地域化的艺术表达,传递民族性的文化精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地域画派是彰显民族文化、对话世界文化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地域的属性越来越模糊。画派是距离的产物,可如今已无距离的概念,加上频繁的人才交流,因此,当下它除了作为地理上的界定依据外很难有严格的、传统意义上画派,它只能作为一种历史和学术现象来研究。“因此,对于画派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还是顺其自然,把它交给时间吧。”吴建明如是说。

转自:艺术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