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股19年的信託老股東與蘭州銀行“失之交臂” 兩家信託公司“坐穩”擬IPO銀行前十大股東

記者 邢萌

近日,蘭州銀行首發申請獲證監會發審委審覈通過,A股有望迎來今年第5家上市銀行。招股書顯示,蘭州銀行股權分散,不乏信託、券商等機構投資者,光大信託曾持有1.49%股權,但於1個多月前出清股權。

目前,從A股上市銀行或排隊IPO銀行中,信託股東頻頻露臉。從上市銀行來看,江蘇信託爲江蘇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百瑞信託、中原信託爲鄭州銀行前十大股東;從擬上市銀行看,重慶信託爲重慶三峽銀行大股東,渤海信託爲江蘇海安農商行並列第三大股東。

從股東排序來看,信託在參股商業銀行中地位並不低。但由於上述銀行大多股權分散,信託持股比例並不高,多數在5%以下。事實上,信託以固有資金投資銀行股權,一是爲了獲得長期穩定財務回報,二是有利於更好地開展業務協同。此外,歷史沿革造成的被動持股也是一大原因。

江蘇信託、重慶信託

銀行股權投資收益高

光大信託是蘭州銀行名副其實的老股東,2002年入股並於今年7月底“分手”。記者查閱天眼查App發現,蘭州銀行的最新股東名單中已不見光大信託的名字,“歷史股東信息”一欄中記錄了光大信託參退股日期:2002年8月初參股,2021年7月底退股。以此來看,持股長達19年的老股東光大信託終無緣在蘭州銀行上市後分一杯羹。

信託投資銀行股權的案例中,江蘇信託歷來熱度最高。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江蘇信託持有江蘇銀行8.17%股權,爲第一大股東。另據相關年報,2020年,江蘇信託從江蘇銀行手中拿到的投資收益爲11.28億元,佔其當年營收25.63億元的44%。此前,該項投資收益多年佔其營收的一半以上,江蘇銀行一直是江蘇信託的利潤“永動機”。

另外一家則是重慶信託,爲合肥科技農商行與正排隊IPO的重慶三峽銀行(持股29%)兩家的大股東。

年報顯示,去年合肥科技農商行、重慶三峽銀行給重慶信託帶來的投資收益分別爲1.87億元、1.13億元。隨着重慶三峽銀行即將在A股上市,這項收益有望變得更爲可觀。

而重慶信託投資重慶三峽銀行是出於形勢所迫,並非主動投資。“2007年,萬州商業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前身)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經監管部門建議,由重慶信託牽頭重組該行。”一位接近重慶信託的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重慶信託通過設立12億元規模的信託計劃,剝離萬州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歷時百天完成重組工作,這也是首家信託公司重組銀行的案例。

除了重慶三峽銀行外,正在排隊IPO的江蘇海安農商行股東中也出現了信託身影。記者向渤海信託相關人士確認,目前渤海信託持有江蘇海安農商行4.95%股權,與江蘇陽光股份並列爲第三大股東。招股書顯示,東莞信託爲擬上市的東莞銀行旗下開州泰業村鎮銀行的並列第二大股東。

另外,還有10餘家未上市銀行有信託參股,不過持股比例很小。但是,銀行系信託已成行業中堅力量。如建設銀行旗下的建信信託、交通銀行交銀國際信託、興業銀行的興業信託以及浦發銀行的上海信託等綜合實力均處於行業前列。

業務協同驅動

信託青睞銀行股權

“信託投資銀行股權多出於財務投資的考慮,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使其固有資金保值增值。”某信託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與信託也能形成較好的業務協同,在獲得穩健回報的同時,支持自身業務開展。

從業務協同來看,銀信業務曾是信託公司發力的重要業務類型,同時銀行也是主要的信託產品代銷方。

資管新規之後,不符合監管要求的通道業務大幅壓縮,信託資產規模也逐漸回落。信託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單一資金信託規模爲5.60萬億元,同比下降23.98%,環比下降6.21%;單一資金信託佔比爲27.15%,同比降低7.48個百分點,環比降低2.17個百分點。

“以通道類業務爲主的單一資金信託的規模和佔比經歷了長時間的連續下降。”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單一資金信託的規模已不足2017年末高點時的一半,佔比較2017年末(45.73%)大幅降低18.58個百分點。

另外,銀行代銷是外部銷售信託產品的主要渠道,能夠實現二者業務共贏。信託業協會在其研報中指出,江蘇信託利用江蘇銀行的平臺,開展代銷業務,爲其主動管理業務帶來了私行資金。重慶信託利用固有資金投資的重慶三峽銀行,通過代銷方式參與公司信託業務資金募集,有助於加強對投資者適當性審查,並提高了募資效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