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近日,在江蘇連雲港東海縣水晶公園的一處水塘內,有市民發現了一羣紅尾巴的動物。後來經過專家確認,這些漂亮的小傢伙竟然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大概出現在兩億多年前,被稱爲“仙女蝦”。

生命週期短只能存活2-3個月

據悉,仙女蝦其實就是與旋額蟲外形相似的一類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鰓足綱,無甲目下的部分節肢動物。目前仙女蝦已經被發現的就有300多種,分佈在世界各地,長得確實都差不多,各種習性也一樣。它們的眼睛是黑色的,而且其游泳的姿勢很特別,是仰着的。其常見色有橙色、紅色、青銅色或藍色。

仙女蝦的生長速度很快,它們在1-2周內,經過了幾次蛻皮,就可以發育爲具有完整的11對羽毛腿的成蟲。之後它們就會進入交配期,在短暫的1-3周內活躍期中尋找伴侶,繁殖後代。仙女蝦的交配方式也較爲奇特,有些品種是使用長鬚子來抱住雌性仙女蝦來進行交配,而且速度極其快,基本瞬間就能完成,但是有些雄性因爲不想隨便交配,便會自行直接折斷生殖器。但是這樣容易導致喪命,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仙女蝦是雌性。據瞭解,仙女蝦生命週期較短,一般只能存活2-3個月。

因泳姿優美而得名“仙女”

“仙女蝦是典型的僅生活在臨時性池塘中的甲殼動物。”江西省科學院研究員、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戴年華介紹,仙女蝦因其外形優美,其仰泳姿勢似飛天仙女而被冠以“仙女”的美譽,加之雄蝦頭上有環抱須,像皇冠一樣,故又被命名爲“女王”。

仙女蝦從外形上來看,它尾巴細長飄逸,身體略爲透明,看上去確實“仙氣飄飄”。據瞭解,仙女蝦屬於雌雄異體的一種生物,正常生長在夏季和冬季的臨時水窪中,在農村水田之中經常能夠看到,只是很多人因爲品種問題對其關注度不高,而且它們的身形也相對比較小,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是很難分辨出來。雖然仙女蝦外形小巧難被發現,但它們卻是環境保護的指向標,有它們出現的地方,說明水體都是非常乾淨清潔的。

不懼嚴寒酷暑卵可存活百年

這些萌萌的小傢伙,看上去並沒有什麼防禦利器,那它們是怎麼從億年前存活到現在的呢?

和恐龍同時代!柔弱的仙女蝦何以生存這麼久?

“它最早出現是在兩億年前的白堊紀,經過多少年的演化,整個形態的變化差距不是特別大。”連雲港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專家伏光輝說,仙女蝦的卵對惡劣環境的耐受力非常強,嚴寒酷暑都不是問題,就算是它們的卵被深埋到了土裏,只要多年後被挖出,遇到一個有水聚集的相對良好的環境依舊可以孵化出來。

據專家介紹,比沙粒還小的仙女蝦卵有一層堅硬的保護外殼。這是一層真正的熱保護層,可以抵擋沸水的蒸煮而依然具有生命力,一顆微小的卵可以等上數十年直到有水到來環境適合的那一天才孵化,堪稱生物界的奇蹟。據一項關於仙女蝦春季孵化情況的研究報告顯示:每平方米1000顆休眠卵的密度,合適的條件下其孵化率也僅僅只有3%,剩餘的卵依舊選擇休眠,最長的可以存活百年之久。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