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双循环”条件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何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在新的全球化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双轮驱动,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2021年9月11-12日,第17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会议(简称GMC)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举行,大会主题是“重新思考全球化制造:韧性、数字化与创新”。会议由浙江大学和剑桥大学联合主办。大会主席是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教授与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院长、制造研究院技术管理中心主任蒂姆·明索尔教授,大会秘书长是浙江大学吴东副教授。大会邀请了来自英国、日本、德国、奥地利、印度等多个国家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领域的顶尖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参会,围绕大会主题展开多视角深入讨论。

GMC创始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首任院长麦克·格雷戈里爵士做了题为“国际制造业的演变——原理和实践”的主旨报告。他回顾了40年来世界制造业从流动,到制造转移,到形成更加复杂的供应链和网络,再到构建起生态系统、实现数字化的巨大变迁,并通过“原则—实践”的框架对各个年代的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剖析。

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发表了题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的大会主旨报告。他从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制造范式转变、机会窗口和新的创新模式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划时代变革的见解。他指出,互联网及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中国创新引擎的重要驱动力,数字世界和数据生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全新的角色,这亦是中国制造实现从“追赶”到“超越追赶”质变中的重要战略机会窗口。

在学术与政策论坛环节,剑桥大学石涌江教授发表了“从‘山寨’现象到‘生态理论’:对于中国制造特色的探索和解码”的演讲。浙江大学郭斌教授分享了“2021年最具创新力企业排名: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框架和发现”的报告;清华大学周源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在水电行业的领导地位:识别技术追赶的绿色机会窗口”的演讲;英国伯明翰大学张玉峰教授进行了题为“数字世界中的创新过程”的演讲;浙江大学周伟华教授分享了题为“收益、评级和惩罚对共享平台的影响:实证研究”的演讲;浙江大学黄灿教授分享了“数字网络空间知识产权治理”的报告;清华大学戎珂教授做了“数字经济中的工业互联网”报告。

9月12日,在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论坛“产业论坛”上,丰田生产体系首倡者、日本东京大学资深教授、早稻田大学特聘教授藤本隆宏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的产业、企业战略”的主题演讲,并与吴晓波教授围绕“重新思考数字经济中的制造业”开展高端对话。吴晓波教授针对藤本教授报告中提及的大SDG框架(可持续性-数字化-全球化)、“高空-低空-地面”模型、价值流和平台领导者,以及藤本教授持续跟踪研究的汽车行业新趋势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并与听众作了生动的互动讨论。

在产业论坛上,来自实践前沿的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褚健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制造的机会与思考”的报告。亨通国际产业集团总裁谭会良先生分享了“坚定本地化目标,笃行全球化之路”的报告。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先生做了题为“数字化转型的百年隐形冠军”的演讲。

会议还举办了“论文工作坊”,聚焦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管理、数字驱动的智能制造、组织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来自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九位相关领域的期刊编辑、编委和学者与参会论文的青年作者们开展活跃的互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两天的国际会议以紧切时代脉搏的主题和高水平的学者、企业家分享吸引了千余名与会学者,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俞海萍 通讯员李思涵 徐宁)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责编:叶壮、王瑞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