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綠色項目槓桿率過高,防止金融業“洗綠”。

9月16日,在清華五道口“碳中和經濟”論壇上,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進一步發展綠色金融,一是要實行正向的激勵機制;二是要開展環境風險分析。正向的激勵機制包括財政貼息,擴大對金融對“碳中和”目標貸款的貼息;中央銀行設立支持低碳轉型專門的工具;再貸款,或者把綠色債券作爲央行放款的合格抵押品;以及建立綠色擔保和項目風險的補償基金等。

肖鋼提到,要從五個方面構建綠色金融政策的框架。

一是政府主導,在減碳這個問題上不能完全依靠市場,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是很難的,所以政府要發揮主導的作用。各個金融機構也要制定好規劃,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要推進金融體制機制的改革。

二是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雖然政府實現“雙碳”目標要發揮主導作用,但是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特別是在管理環境風險、氣候風險和拓展金融機遇發展方面,要把它統籌起來。

三是加強金融創新,需要各個方面共同努力。

四是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綠色金融涉及綠色金融產品和標準、綠色數據庫、碳排放交易、綠色評級、綠色認證等一系列的金融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健全。

五是綠色金融法律法規的制度非常重要,包括要強化市場主體對實現“雙碳”目標的責任義務,包括未來要實施環境和氣候信息強制披露。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效。綠色貸款餘額達到12萬億元,在全球各國位居第一。綠色債券存量超過了8100億元,在全球位居第二。未來還要發展綠色股權投資、綠色基金、綠色理財、綠色信託、綠色租賃等。

肖鋼表示,未來還要培育個人投資者投資ESG的意識。“中國個人投資者數量龐大,怎麼樣普及金融知識,普及綠色金融教育,讓廣大個人投資者投資ESG產品,這個也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過去投資一個金融產品,主要是分析風險和收益,這是一個二維的模式。未來可能要轉向一個三維的模式,投資一個金融產品,不僅要看它的風險、收益,同時也要看它的ESG績效,全面衡量。現在很多金融產品,正因爲它是用於ESG,實際上它的收益是在增加的,兩者並不是矛盾的,而是統一的。”肖鋼表示,

此外,金融機構下一步應該進一步加強環境風險分析。肖鋼稱,現在很多金融機構已經開展這項工作,未來怎麼樣運用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幫助金融機構決策者選擇項目?環境風險分爲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這些風險都可能會增加投資風險,作爲金融機構必須要增強識別監測環境風險的分析和預警的能力。

金融機構還要加強環境信息的披露,未來要從自願性信息披露逐步轉向強制性披露,要制定規則分步實施。同時要建立公共環境和氣候數據平臺,特別是進一步加強對綠色金融的評級和認證,通過信息的披露,使得金融機構業務的透明度增加,投資的項目、支持的產品將來的碳排放量到底是多少,要追蹤碳足跡。

肖鋼還特別強調,防止綠色項目槓桿率過高的問題,特別是要注意防止金融業“洗綠”,即以支持“雙碳”目標爲名,實際上不是幹綠色的事情。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綠色金融創新的監管協調,建立綠色金融分析監測預警機制,強化資金運用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