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考察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時隔一年再到陝西考察,從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模範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總書記此行,“綠色發展”依舊突出。

還記得不久前,一組黃土高原的航拍對比圖引起網民熱議。曾經荒蕪貧瘠,現已綠樹成蔭,通過幾十年持續的努力,實現了由黃到綠的“顏值”鉅變。

榆林的變化同樣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縮影。地處黃土高原腹心地帶的榆林,曾是黃河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最爲嚴重、生態最爲脆弱的地區之一。截至2020年,榆林市林木覆蓋率從0.9%提高到34.8%,市域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沙化土地面積減少1569萬畝,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經濟發展不以破壞環境爲代價,全面推動綠色發展,不僅是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同時,環境的改善爲發展帶來更多機會,爲老百姓打造起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爲建設中國人民心嚮往之的美麗中國指明瞭方向。

“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總書記的動情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實踐充分證明,堅持綠色發展、發展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纔是高質量發展的“密碼”。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一定能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