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身边的“小事”,都是民生工程的“大事”。记者从丰台区马家堡街道获悉,近年来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已初见成效,从解决门前积水问题到根治争抢车位现象,切实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

“门前积水是小事儿、停车位不足是小事儿、路灯不亮是小事儿、健身器材老化是小事儿,但这一桩桩一件件百姓的‘急难愁盼’汇在一起就是民生工程的大事!”马家堡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峰说,“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新’换‘心’的行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协商意识“聚民意” 破解小区“停车难”

“我们居民也不愿意占车位,社区里的好好的路被各种地锁、砖头、铁链占据,环境乱不说,老人孩子还容易绊倒。”家住枫竹苑社区的王凤霞阿姨深受停车难之苦,“可是你不占车位就停不进来,有时候甚至要走到距离小区15分钟路程的商场里高价停车。”

枫竹苑社区角门16号院内共有居民楼6栋,建成于80年代初。由于该小区在建设规划之初并未将停车位考虑在内,没有严格的门禁系统,外来车辆可以随意进出社区,造成角门16号院小区内停车问题多年未能妥善解决。“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老旧小区逐渐不堪重负,出现‘一位难求’的状况,而非本小区车辆的闯入,更加剧了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马家堡街道枫竹苑社区副主任王蕊说。

马家堡街道持续关注角门16号院停车难问题,多次召集物业和居民面对面沟通协商。去年在多方测试后引入了静态停车公司,共计清出近50辆无主车辆、非本小区居民车辆,并对小区停车环境进行了专业化的统筹升级,与此同时尝试引进了停车管理公司,对小区停车位进行系统专业规划。

目前,枫竹苑社区已在小区出入口安装停车管理道杆,并由街道出资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下一步,将采集小区车辆信息以安装车牌采集系统,争取为角门16号院居民“根治”停车难题,保障小区居民便利出行、宜居生活。

巧用多方智慧 标本兼治解决门前积水

73岁的郑悦增是嘉园三里的老住户了,谈及这个住了16年的社区丝毫不吝夸赞之词,说起雨后楼前的积水问题却皱起了眉头:“就27、28这两栋楼,只要有水就往那儿流,半天都不干,回回都是一到家门口儿鞋袜就湿!”

马家堡街道嘉园三里社区明月嘉园是2004年建成的居民小区,记者了解到,由于27、28两栋楼附近地势最低,再加上管道建设滞后,小区大门口出通往主干道的小路经常积水,给小区居民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一到大雨天,路面积水严重,居民的出行只能靠路边常备的几块小砖头充当垫脚石,小心翼翼过“河”。

“尤其是我们这些老住户年纪越来越大,踩着砖头不安全啊,一到下雨天,门前积水不干我们都轻易不出门。”郑悦增说。

每到下雨天,社区都会第一时间到小区门口巡视积水情况,并协调物业清扫积水,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今年初,社区征得居民的同意后,为小区重新规划铺设了雨水壁子和下水管道。“为了不给居民出行和停车造成困扰,施工前我们在每辆车上都贴了通知,并尽量避开了居民停车位,不到两周就完工了,赶在4月前解决了门前积水的难题。”嘉园三里社区书记张瑄笑盈盈地说。

社区工作本就是上传下达、多沟通的枢纽角色,既要掰开了揉碎了与居民“亲密无间”,也要树立好实干精神,采取灵活手段。老旧小区改造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工程,社区工作正是在为居民解决一件件“小烦恼”的同时,切实做到打通民生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丰台报》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