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埃博拉病毒可在人體深處潛伏多年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道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9月15日報道,一個研究團隊發現,埃博拉病毒在一些病人體內長期存在,歷經多年後還能夠引發新的感染。這項研究成果15日刊登在英國《自然》週刊上。

報道稱,埃博拉病毒最初源自森林,這種導致出血熱的病毒可以殺死80%的感染者,是由被感染的動物傳給人的。2014年到2016年在幾內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曾暴發大規模埃博拉疫情。

今年2月,距離2014年埃博拉疫情震中200公里的幾內亞古埃凱出現了聚集性感染。負責監控當地病患的幾內亞研究人員同法國發展研究所以及巴斯德研究所合作實現了對12名病人(包括首例感染的一名護士)的病毒基因測序。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次的病毒和2014年至2016年肆虐的毒株一致。該研究共同作者、蒙彼利埃大學傳染病學教授埃裏克·德拉波特解釋說:“病毒源頭若來自動物的話,一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距離上一次疫情結束已有5年,沒有人想到會是這樣。”

報道稱,此前的一些研究工作已經顯示出埃博拉病毒可以潛伏、休眠在免疫應答薄弱的人體深處(眼睛、關節、大腦等)。一些研究同樣證明,病毒會在感染倖存者的一些體液(精液、乳汁)中頑固存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