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十七屆文博會今開幕 線下線上各放異彩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

今天,第十七屆文博會在深圳拉開帷幕。作爲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自2004年創辦以來,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每年匯聚了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爲中國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去年“雲上文博會”舉辦後,今年文博會重啓線下展覽,首度移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將以“新時代、新文博、新會展、新內容、新成效”爲目標,開啓線下線上互動結合的嶄新模式。線上線下的雙軌運作將各放異彩,讓文博會成爲真正永不落幕的文化盛會。

一道精品走廊,盡攬文化產業新成就

中秋假期裏,在國際會展中心的9-14號館,文博會的各個展團已經進場緊張地布展。本屆文博會第十二次實現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全部參展(福建省線上參展),第八次實現廣東省21個地市全部參展,並吸引了來自全球的30個國家和地區線上參展,包括國內專業觀衆在內的約10萬人應邀參會採購。

即使受疫情影響,文博會依然吸引了大量政府組團、企業與專業人士,文博會的魅力何在?

它是展現當前文化產業發展成就的風向標。由9、10號館組成的文化產業綜合館是現場的“重頭戲”,該館以“精彩文化,魅力中國”爲主題,以全國各地政府組團爲主,由各省區市宣傳文化部門牽頭組展,是文博會展覽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展館。其中,各地重點項目及特色展品將佈置在靠近主通道外圍區域,形成一道“中國文化精品走廊”,突出展示各地文化體制改革最新進展、文化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優質文化項目和拳頭產品,全面展示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成就。同時,各主辦部委還牽頭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相關配套活動,重點展示、推廣一批高質量文化藝術精品

它是文化產業龍頭企業聚集的磁力場。第十七屆文博會參展企業中,全國文化產業龍頭企業佔比達到70%以上,其中包含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等25家“第十二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參展,100餘家文化類上市企業參展。紫荊文化集團、五洲傳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等均爲首次參展。

它是文化產業最新趨勢的“探測器”。本屆展會將共有2468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加主會場展出,比第十五屆文博會增加156家,另有線上參展機構868家。文博會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和消費模式,突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推動傳統文化產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文化需求,激發文化消費潛力。展會吸引了一大批“文化+”龍頭企業參展,一系列“文化+”產品讓文化與旅遊、金融、科技等領域深度結合。

“雙線”敘事開啓,新文博重構展覽模式

“線上展廳24小時開放,通過微信小程序‘雲觀展’隨時隨地都能看,沉浸式的全景漫遊畫面體驗感很棒,就像真的到了線下展廳一樣。”觀衆辜先生對去年舉行的“雲上文博會”依然念念不忘。

去年,受疫情影響,文博會首次將展會從會展中心搬到了“雲上”。今年,文博會線上線下同時開啓,首次實現雙軌並進、同步舉辦的模式,集聚更多優質文化產業資源。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連續兩年,深圳對文博會的展覽模式進行全新重構,不斷推陳出新,回應市場對於文博會的期盼。

本屆“雲上文博會”平臺通過模擬線下文博會場景,利用全景拍攝技術,再現文博會線下12萬平方米的展會現場,爲參觀者呈現身臨其境720°3D沉浸式視覺效果與觀展體驗。除此之外,線上還設立了“一帶一路”·國際館和互聯網館,“一帶一路”·國際館以“‘一帶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爲主題,組織了阿根廷、古巴、巴西、羅馬尼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展內容涵括文化科技、創意設計、文化旅遊、工藝美術、文化教育等領域;互聯網館以“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爲主題,以圖文、影視、VR和互動體驗等方式,展示“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

本屆文博會的新驚喜不僅在於展覽方式,還在於新的場館。此前,除首屆文博會在原高交會館舉辦外,往屆線下文博會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今年,文博會主展館首次從福田區的深圳會展中心移師到寶安區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展會規模,從10.5萬平方米擴展爲12萬平方米,拓展近15%。文博會將以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爲契機,構建線上線下現代化服務體系、運營體系、管理體系,推進展會規模、辦展模式、品牌質量全面升級。

今年,文博會還全新攜手阿里巴巴等平臺打造“文博會消費季”,文博會將提供數千家專業展商和海量的線下精準買家,線上阿里巴巴和歡聚時代等提供3000萬專業買家、支付寶平臺鏈路和技術賦能,共同促進文化新消費。

多個分會場聯動,推動產業跨越發展

近期,文博會的多個分會場已經陸續揭開帷幕:甘坑客家小鎮推出了二十四史文獻展,再現《今注本二十四史》的文獻資料及檔案;大鵬所城帶來了“京劇沉浸式快閃網紅體驗館”、非遺展演、國潮文創市集等活動;華強方特分會場升級了娛樂科技體驗區,設立了多種特種電影體驗項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則開展“印象俄羅斯”主題活動,展示俄羅斯頂尖油畫作品和中國高校知名院士書法作品等……

今年文博會在全市各地設置了67個分會場,各分會場策劃了400多項產業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交易功能突出、公衆參與度高的展覽、論壇、拍賣、簽約、大賽、項目推介等展示交易活動,全城進入了“文博時間”。

多年來,受益於文博會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一批海內外優質文化資源、龍頭企業匯聚深圳,有效拉動了深圳文化產業發展。遍佈各區的分會場更催生出一大批本土優秀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品牌項目。今年深圳將結合文博會舉辦宣傳推介重要產業政策和舉措,包括認定發佈“深圳文化企業百強”名錄,培育壯大深圳龍頭文化企業;宣傳推介加強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政策、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此外,通過文博會展會及衆多的配套活動、專項文化活動等的舉辦,文博會不斷滿足了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實現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文博會的集聚效應,疊加深圳本身的產業勢能,讓深圳文化產業在融合中不斷邁向跨越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也在不斷變革與開拓中再啓新程,精彩綻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