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也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但是,你一定见过他的作品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凤凰中心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空间

中信大厦

北京城奥大厦

……

这些建筑背后

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者——

邵韦平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首席总建筑师

对邵韦平的专访,约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他的办公室里。清矍的面庞,儒雅的气质,和摆在桌上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奖杯雕像一样坚定的目光,这就是邵韦平留给记者的初印象。

摄影/程戈

|一条轴线两处地标

邵韦平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1984年,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他,加入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建院”),一干就是37年。

在建筑行业,北京建院大名鼎鼎,新中国“十年大庆”之际诞生的第一批北京“十大建筑”,北京建院设计了8座,其中就包括中轴线上的地标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

1959年国庆前夕,作家冰心在参观了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后,写下这样的句子:“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

60多年后的今天,当参观者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会生出同样的感慨。这座庄重肃穆的“北京中轴线上新地标”,承袭了人民大会堂等开国经典建筑的文化基因,它的主设计单位正是北京建院,设计总负责人就是邵韦平。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建设人民大会堂时采用了中西合璧风格,将西方平顶式结构、柱廊和中式纹样、琉璃瓦屋檐相结合。为什么要用柱廊?因为柱廊显示出一种建筑和城市交融,各方向都有一个很好的对话条件柱廊式建筑不是一个封闭的建筑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自我为中心的建筑,它是一个人民的建筑。在党史馆建设中,我们也借鉴了这样一些处理手法,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

外观上的一脉相承赋予了党史馆厚重感和纪念意义,前沿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的注入,则让它具有了功能上的现代性和与时俱进。

我们打破了以楼层进行区分隔断的传统,采用符合现代展陈理念的连续展陈流线设计,组织了一条螺旋上升、循环向上的参观流线。从一层前厅开始,顺时针循环观展后,沿着中轴线上的台阶和扶梯进入上一层,通过渐进的空间转换,形成层层递进、由下而上的展览动线,人们在向上层层行进中会产生一种仪式感、崇敬感,同时寓意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新高度。

在邵韦平看来,相较于人民大会堂,党史馆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内涵的大大提升,它的安全性、便捷性、绿色节能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整个建筑我们采用了隔震技术,让建筑上部和下部有一个物理的断开有一条连续的隔震缝,使抗震等级大大高于北京的平均设计标准我们在屋顶设置了连续的太阳能采暖台架,并专门定制太阳能集热管,使之和建筑造型完美结合,既突出绿色生态理念,又具有现代美学效果建筑多处采用了减碳技术,通过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贡献。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内景

从设计到建成的各个环节均贯穿了创新、绿色、高质量等理念的党史馆,被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邵韦平告诉记者,即将开幕的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专门为党史馆设置了一个专题展——“集智慧匠心,铸百年殿堂”,对建筑的一些亮点和细节加以展示。

展品包括建筑部的大图纸模型,我们把柱廊的柱础、柱头以及上面的一些花式做成1:3的模型,仅柱础模型就1米多高螺旋的展陈动线也做了一个模型,便于参观者了解建筑的空间特点还有建筑中运用到的隔震技术太阳能创新点,专题展有涉及。

一个展览未来·家园

邵韦平提到的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将于9月24日-10月7日举行,他是总策展人。对于展会的主题——“未来·家园”,邵韦平有着自己的解读:

建筑设计行业的工作就是在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就是家园我们的工作本身是为明天而开展,所以我们必须去了解今天之后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需求,会有哪些可能,需要怎么做未来·家园正是结合我们的职业特点提出来的主题。

在这一主题下,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以科技和绿色为侧重点,一共设置了1个主题展、16个专题展、7个外围展,并将策划举办40场高峰论坛及学术沙龙。

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设成果。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延庆的冬奥场馆考虑到北京的纬度偏低,通过专门的设计,让整个运动在背阴的环境中进行,创造了一个很稳定的冰雪运动的条件奥村采用钢结构装配式,通过一些巧妙的外观设计,突破了传统住宅的单调呆板使用了很多绿色节能技术,为运动员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场景……通过展览可以全景感受到整个冬奥建设的成果面貌。

此外,同样备受关注的“中轴线申遗”,在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中也有所体现。

我们这次专门数字屏幕来展示中轴线的相关建筑和文化中轴线是北京这城市最典型的标志,连接着北京过去的发展辉煌和未来的广阔前景。轴线的出现使得建筑有强烈的秩序感,产生一种首都的威严壮观其实北京城市的发展一直在结合中轴线的秩序来进行排布,比如我们整个城市规划盆状,中间低两逐渐高起来,这样一种空间特点就是沿着中轴线来展开的。

通过观展,人们不仅能了解历史和当下,更能看到被科技改变的未来。

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正在重构我们的建筑业比如已经用于实践的碳纤维材料,它的重量只钢结构的20%,波音787飞机大量使用,使得飞机的重量大大降低超高层建筑中信大厦有一部分电梯缆绳用碳纤维代替钢缆绳,大大降低了整个运行的负荷,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展场里的未来生活实验室由一个个集装箱做若干生活场景,包括办公场景家居场景教育场景等,里面集合了国内最先进的科技企业的产品,能够代表当前智慧生活最前沿的成果。

说着说着,邵韦平给记者看起了照片,那是他主持的一个展览项目——3D打印的实验建筑,将科技与绿色完美结合的神奇存在。

建筑传统做法,都是由工人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建造现在借助3D打印技术,可以把建筑长途运输的条件先在工厂做成若干个单元,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这次我们在苏州工厂制作、运到北京展场组装,于室外建造起一个80平方米的很有现代感的单层建筑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建造模式,让家感受到建筑科技带来的一种新变化。未来,3D打印技术还有更大的舞台,比如:应用于太空、沙漠、岛礁等环境,比较快捷地完成一些永久性建筑,让居住者能够享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在邵韦平看来,建筑展不仅是一个行业的专业活动,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活动。

“此次双年展我们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创新点——张家湾设计小镇未来设计园区为主展场辐射四个分展场——关注老旧小区改造老城更新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出年轻设计师设计成果西单更新厂展示最新科技和探索性项目凤凰中心以及提供配套展览活动的北京建院我们希望展览可以走向北京的四面八方,让更多人来参与这样一个建筑文化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凤凰中心

一生所爱不懈追求

今年是中国建筑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从他那代人起,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才开始起步,到现在不过百年历史。

中国的现代建筑业起步比较晚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开拓的状态。我看过一个材料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北京的建筑总量大概也就相当于一个T3航站楼的建筑总量

首都机场T3航站楼

旧时建筑业有一种说法:“齐不齐,一把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建筑强调的是实用,而不太提创意和美学。上世纪80年代,邵韦平入行时,建筑产品还十分简陋,“比如开关,就是那种黑白的胶木板,甚至是灯绳。早期做项目的时候,所有材料都需要从国外采购。”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建筑业开始慢慢提升,有了更多的精细化产品,但是在设计方面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善,“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主要大城市,所有重要地标项目都由境外建筑师主导设计,这种趋势在2000年左右达到了一个极致。中国建筑师在受到一定冲击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近距离的交流,得到很多熏陶和历练。之后,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轻建筑师,带着最新的理念回到中国市场,和本土建筑师一起比较快捷地实现了蜕变,使得中国的建筑,特别是建筑设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短短百年,中国建筑业已经成为世界顶尖的存在。谈及此,邵韦平倍感骄傲与自豪,今天,中国的建筑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建筑文化一个重要的分支,诞生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成果比如北京新机场,代表建筑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大厦拥有当前世界最顶级的建筑科技,500米的建筑没有脚手架,完全靠一个智能顶层平台进行施工操作,在世界上都不可想象的,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诞生了。“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又是一个非常有活力、面向未来的城市,历史和未来在这里交融,具有特别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整座城市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类文明成果。在建筑文化活动上,北京应该有所作为。”

如今,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已经开启了它的元年,在未来,每一个紧跟时代发展的主题,都将借由双年展的举办而展开讨论,扩展学科边界的同时,也进而挖掘人居环境创建的深层含义。对于双年展的可持续发展,邵韦平充满信心。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而建筑师正是在“石头的史书”上书写历史的人。

  历史正在被书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

作者:程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