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緩解植髮服務供需矛盾,中日友好醫院上線植髮機器人

9月23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召開“更美更健康”記者會。澎湃新聞從記者會上了解到,全國只有600家公立醫療機構開展毛髮專病門診,相對於龐大的脫髮人羣,公立醫院的服務是杯水車薪。除了加強皮膚科醫學人才培養,目前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或許是解決公立醫院植髮服務供需矛盾的辦法之一。

脫髮焦慮正在困擾許多人,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受脫髮問題困擾的中國人近2.5億。

相比於地鐵、公交、電梯中搶眼的民營醫療機構植髮廣告,公立醫院的植髮服務默默無聞,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去公立醫院哪個科室治療脫髮。

“全國毛髮病人2.5億人,全國所有的皮膚科醫生加在一起2萬人左右,每個皮膚科醫生每年看1萬個病人,只能看單次才能滿足市場需求,供需矛盾突出。”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毛髮醫學中心主任楊頂權告訴澎湃新聞,對公立機構來講,只要有皮膚科就可以開展毛髮專病診治。

澎湃新聞從記者會上了解到,中日友好醫院毛髮醫學中心是我國首家公立醫院成立的毛髮醫學中心,也是全國首家毛髮專病醫聯體牽頭單位,目前在全國有386家成員單位。

作爲全國首家毛髮專病醫聯體牽頭單位,在人才培養上中日友好醫院能發揮怎樣的作用?楊頂權對澎湃新聞表示,成立毛髮專病醫聯體的目的就是幫助成員單位開展毛髮疾病遠程會診、疑難病例討論,同時定期進行培訓。

楊頂權表示,皮膚科醫生通過一定的培訓,爲患者做基本的診治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毛髮植髮是毛髮醫學裏最尖端的技術,毛髮移植實際上是集醫學、美學和藝術於一體。毛髮植髮技術的醫生大概需要一年的培訓,纔可以獨立上崗。

植髮爲什麼是毛髮醫學中最尖端的技術?楊頂權介紹,植髮即毛髮移植技術就是把健康的毛髮移植到需要的區域,前提是毛髮必須健康,受區基本血供還可以,這樣才能成活。

“在毛髮移植之前一定要進行評估,植髮以後還要進行養護,一定要把養、種、護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獲得持久的、穩定的療效。”楊頂權表示。

今年中日友好醫院引進的植髮機器人即將正式上線。據楊頂權介紹,植髮機器人技術能夠發揮技術優勢,機器人通過智能識別,判斷被取的毛囊是休止期還是生長期,可以自動提取生長期的毛囊。

“機器人不知疲倦,加上它有智能的算法,鑽取的毛囊數量和質量都比人工鑽取的要好很多,因此這項技術非常先進,植髮效果會更好。”楊頂權表示,植髮機器人能保證提取毛囊的水平更高,治療效率更高,能夠爲廣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