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鐵打的銀行流水的行長 強監管讓民營銀行直面成長的煩惱 

證券時報記者 謝忠翔 劉筱攸

依靠核心系統上雲等科技減少運營成本、仰仗互聯網和股東場景拓客、專注於普惠小微和零售差異化客羣——民營銀行6年來一度迅速擴張規模,且淨息差一直處於較高水平。

6年時間,基本可以令一種商業模式變得更爲成熟,行業發展邏輯更趨清晰。尤其是,風控能力與資產質量在受疫情檢驗後,民營銀行的穩健經營能力應當再上一臺階。不過,民營銀行在互聯網資產與負債兩端遭遇擴張“緊箍咒”之後,正面臨成長的煩惱。

業務基本盤出現問題後,現在貼在民營銀行身上的似乎都是管理層頻繁換血、股東治理問題頻出、業務接連被罰等負面標籤。

1.2萬億民營銀行六像

截至2020年末,17家民營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共計12397.73億元。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彙總,有10家民營銀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隨其上市銀行股東所披露的半年報浮出水面。此外,記者獲取到部分監管數據,連同財報數據一起,可助投資者一窺民營銀行最新經營狀況和正在發生的營運趨勢。

首先,行業集中度高,有的規模激增,有的明顯縮表。民營銀行延續並加深了集中度高的特徵,僅微衆和網商兩家銀行的資產規模合計就達到6576.86億元(微衆3464.3億、網商3112.56億),佔比過半,約53.05%。在剩下的半壁江山中,規模分化正在提速。其中,中關村銀行和億聯銀行上半年資產增速創下新高,分別較年初增長28.19%、20.93%,資產總額分別達到449.74億元、545.75億元;而福建華通銀行資產總額卻較去年末大幅度縮水25.68%,這或與該行互聯網存款被監管叫停有關。

其次,盈利剪刀差加大,有的增收不增利,有的增利不增收。分化,已是民營銀行營收、淨利兩端表現的主題詞。今年上半年,不少民營銀行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均呈現大幅度增長,營收和淨利潤增幅普遍超出國有銀行、股份行和城農商行。比如,中關村銀行和華瑞銀行營收分別同比增長70.96%、65.29%,蘇寧銀行、億聯銀行和富民銀行營收增幅也接近30%。與此形成反差的是,華通銀行、新網銀行和網商銀行的營收出現下降,同比減少11.07%、3.7%、0.26%。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民營銀行的營收和淨利還呈現反向表現。華通銀行、新網銀行和網商銀行雖營收不增,淨利反而大幅飆升;億聯銀行、客商銀行、華瑞銀行和富民銀行則遭遇“增收不增利”窘境,淨利同比分別下降41.32%、32.3%、3.54%、4.27%。

第三,行業資產質量有所改善,不良率降低。截至今年6月末,民營銀行不良餘額爲102億元,不良率由去年末的1.27%下降至6月末的1.24%。

第四,盈利動能不減,淨息差逆勢回到“V”型右側。17家民營銀行的淨利潤合計67億元,淨息差從2019年末的3.74%降至2020年末的3.67%後,又重新爬坡回升至今年6月末的3.84%。之所以說逆勢,是因爲大行陣營淨息差從2020年末的2.05%降低至今年6月末的2.02%,城商行由2%降至1.9%,農商行則由2.49%降至2.24%。

第五,風險抵禦加強,撥備覆蓋率首破300%水平線。民營銀行加強了撥備水平,風險抵禦水平處於較優狀態。撥備覆蓋率已由去年末的295.44%提升至319.05%。

最後,資本充足率下降,資本補充仍是一道難題。民營銀行的資本消耗進一步加劇,資本充足率已由去年末的13.53%降至13.08%,資本約束必然成爲民營銀行發展的掣肘之一。

管理層頻繁“大換血”

9月18日,遼寧振興銀行公告稱,遼寧銀保監局已覈准文遠華的董事長任職資格,而這也是振興銀行開業4年來的第二位董事長。就在今年5月,振興銀行新任行長王峯的任職資格獲批,這也是該行開業4年來的第三任行長。

長期以來,業內傳唱“鐵打的民營銀行,流水的行長”,雖有戲謔之意,但也側面反映出民營銀行高管變動頻繁這一大特點。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由於民營銀行具有與傳統銀行截然不同的展業模式和股東結構,導致不少高管出現“水土不服”,加之招聘市場化,使得近年來民營銀行頻繁“換帥”的現象屢見不鮮。

自2015年首家民營銀行開業以來,頻繁“換帥”的問題就一直存在。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開業的19家民營銀行中,開業後出現董事長或行長人選變動的多達15家。

以剛剛迎來新董事長的振興銀行爲例,該行今年第三任行長剛剛就任,而前兩任行長均在任職短短一年後提出離職。除近期董事長和行長換人外,今年該行行長助理、風險總監、內審部門負責人等高管均已發生變動,其中內審部門在7個月內發生兩次變動。

任職不滿一年即“閃退”的民營銀行行長並不少見,例如吉林億聯銀行原行長戴兵履任不足11個月就辭職,而現任行長張其廣剛於今年9月9日辭職,目前由董祕代爲履職。此外,今年5月,天津金城銀行在空缺行長3年之後,終於迎來新行長溫樹海,而到7月,該行董事長卻又到齡退休而辭職,目前由溫樹海代爲履行董事長職務。

對於民營銀行頻頻“換帥”,一位銀行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民營銀行高管層的高流動性基本已成爲行業常態,多是因爲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水土不服”。此外,股東多來自實體企業背景,與傳統銀行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傳統銀行鮮少出現高管頻繁辭職現象,但這在民營銀行卻成爲常態。

股東治理引發股權動盪

民營銀行在誕生之初曾受到民營企業的熱烈追捧,但如今這類銀行的股權似乎遭遇寒流。近年來,金城銀行、新網銀行、華瑞銀行、蘇寧銀行、商銀行等一衆民營銀行的股權結構顯得尤爲動盪。背靠民營資本迅速成長的民營銀行,如今也受到民營股東的制約。

目前,民營銀行股權的動盪主要有兩類表現形式,一類是由於股東內部治理產生問題後陷入司法糾紛而被強制拍賣;另一類是公司業績不佳,急於通過拋售資產“回血”。

9月17日,天津金城銀行第八大股東一筆6000萬股的股權被強制司法拍賣落下了帷幕,在起拍價格相比評估價打了七折之後,仍以流拍告終。該行另一筆9000萬股股權的拍賣,在今年兩度打折司法拍賣後,一樣以流拍告終,目前正處於變賣階段。

今年5月,四川新網銀行第五大股東巨洋集團所持有的6%股權(1.8億股)被強制拍賣,起拍價格約爲3.63億元。據法院披露,由於巨洋集團與一家公司之間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後不履行法律責任,導致法院強制執行拍賣以償還欠款。不過該筆股權的拍賣隨後因巨洋集團提出異議而被法院撤回。

去年10月,無錫錫商銀行3.7億股股份被劃分爲均等的37筆,即每筆1000萬股進行拍賣,合計起拍價3.7億元。該筆股權歸屬錫商銀行第二大股東江陰澄星實業集團所有,而前者也是因爲未履行民事判決的法律責任被強制拍賣。

此外,包括微衆銀行、蘇寧銀行、中關村銀行在內的多家民營銀行也曾被拍賣股權,涉事股東均因司法糾紛而被法院強制執行。

此外,也有股東爲上市公司的民營銀行由於連續虧損而變賣旗下資產“求生”。今年6月23日,著名服裝企業美邦服飾將旗下持有的上海華瑞銀行10.10%股權出售給凱泉泵業,股份轉讓價格合計超4億元,且美邦服飾似乎有意繼續出手華瑞銀行剩餘的4.9%股權。

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民營銀行股權變動有正常因素,但更多是因爲民營銀行股東自身存在的問題所致。股東頻繁變動現象,也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困惑,即民營銀行發展前景和內部治理存在的問題何時能解?

業務違規接連被罰

民營銀行內部管理存在問題的另一佐證,即近年來屢屢遭受監管部門的處罰。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華瑞銀行、新網銀行、衆邦銀行等多家銀行均在今年收到監管部門大額罰單,處罰事項也複雜多樣。

9月1日,上海銀保監局對上海華瑞銀行開出一份鉅額罰單,合計處罰金額超520萬元。從具體處罰原因看,華瑞銀行在2016年至2020年間涉及的違法違規事實有11項。在管理經營層面,該行不僅未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而且在未經任職資格許可情況下任命高級管理人員,更有重大關聯交易未經董事會批准。

在業務層面,華瑞銀行的貸款和同業業務等出現多項違規。處罰書中明確顯示,華瑞銀行違規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授信集中度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放任借款人將流動資金貸款用於股權投資,供應鏈融資業務沒有按規定進行統一授信管理,沒有嚴格監督流動資金貸款的使用情況,同業業務嚴重違反了審慎經營規則。

此外,華瑞銀行還在“房住不炒”背景下,違規向資本金不足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個人住房租賃貸款也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與微衆銀行“勢均力敵”的網商銀行,去年1月因爲重大關聯交易未經關聯交易委員會審查、未經董事會審議,部分員工提供虛假資料、陳述等,會計運營管理違反基本內控規定等被罰款95萬元。

今年7月,新網銀行因爲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客戶進行交易等四項問題被央行成都分行處罰630萬元。

今年8月16日,成立4年的武漢衆邦銀行也收到了央行武漢分行的150萬元罰單,原因是該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以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

更早之前的2018年,開業不到半年的蘇寧銀行因爲未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比例繳存存款準備金,被罰款5.7萬元。

分析人士認爲,多家民營銀行因內控問題收到大額罰單,一方面是由於監管加大對民營銀行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民營銀行自身合規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內控管理不到位。也有觀點指出,隨着監管日趨嚴格化,銀行業快速朝着規範化的方向發展,而受制於業務規模和投入,民營銀行在合規方面尚待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