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前夕,上海文博界、出版界推出一批鲁迅主题出版物,《鲁迅图传》与《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日前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首发。

图说:《鲁迅图传》

《鲁迅图传》首次公布珍品

《鲁迅图传》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经过近三年深耕厚植用心编撰的敬献之作。这是一本具有博物馆特性、能让“文物说话”且今后可以运用于鲁迅生平陈列的“图传”。全书约34万字,收录文物史料图片360多张,对应鲁迅的人生历程,结合时空的转变及鲁迅生平重大事件、关键转折点和突出成就,按“1881-1902绍兴 南京”“1902-1912 日本 杭州 绍兴”“1912-1926 北京”“1926-1927厦门 广州”和“1927-1936 上海”五个篇章编排。其中第五篇章即上海时期为本书的重点和亮点,该部分从社会组织和人物交往等方面梳理了鲁迅如何引领左翼运动,如何造就下一代文化新人,并展示了鲁迅日常生活中的温情一面。上海鲁迅纪念馆特色藏品,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文物征集成果也是这本《鲁迅图传》的亮点,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开发布的珍品,如亲历甲午海战的日本军官记录的《田所广海勤务日志》《中国小说史略》《伪自由书》等书的纸型;鲁迅亲笔书写的版税收据、名片留言等,《一百图》设计手稿等。同时,还突出展示了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馆藏中鲁迅与中国革命相关的图片资料,如1920年陈望道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初版;红军将领陈赓与鲁迅会晤时手绘鄂豫皖根据地红军反围剿形势图;鲁迅缅怀丁玲的《悼丁君》诗手稿;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参与编辑并题写刊名的《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等。

《鲁迅文萃》溯清来龙去脉

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则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基于以往的鲁迅作品佚文整理、鲁迅作品研究、鲁迅作品版本研究以及初版、初刊编辑影印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版的鲁迅文集。

图说:《鲁迅文萃》

全书按内容分为小说、散文、论文、杂文、书信五大板块,合编为一册。小说部分共三种,有收录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呐喊》,有技巧更为娴熟的《彷徨》,还有旨在挖掘中国历史、神话故事现代性内涵的《故事新编》。散文部分包含鲁迅自言的“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朝花夕拾》和《野草》,展示鲁迅在创作视角、架构、行文、主题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论文部分包含《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国文学史略》等三部论著,是了解鲁迅思想来源和基础的经典读本。杂文部分包含《热风》《华盖集》等14部杂文集,其中《集外文选》有关篇目为此次重新编选。鲁迅杂文题材、体裁、体量不一,却大多直面社会,对日常社会现象有着深刻辨析。书信部分则对鲁迅现存书信作了重新编选,是了解鲁迅社会交往的基础性材料,更是把握鲁迅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

《鲁迅文萃》全书厚达2368面,新添加的辑注、集注和篇题注,客观地告诉读者一些历史背景、写作的缘起和来龙去脉,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把握鲁迅作品及其精髓。书中生僻字随文注音,外国人名、地名、书名等译文,皆随文夹住今日通行译法,大大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版心两侧留白,方便记录阅读所得,多集合为一册,以让读者“一本书读透鲁迅”。

诚如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所言:“我觉得鲁迅研究真的是一个宝山,里面挖宝还没挖完。”

“如今,阅读鲁迅作品时,我们依然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激情、深邃以及其对中国民族独立、文化觉醒的不懈追求。通过鲁迅生平、鲁迅作品、鲁迅文物的研究、解读与传播,期待阅读者和市民对‘民族魂’有更深的体悟。”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郑亚说。(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