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夢瑤)在今天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華爲輪值董事長鬍厚崑發表了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眼下的社會正在面臨三個趨勢:一是創新的技術正在和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深度的融合;二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正在加速融合;三四在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之下,綠色發展正在成爲一種全球性的共識。

正是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之下,在華爲我們認爲數字化、低碳化是整個人類社會可持續的必由之路,我們預測到2030年智能穿戴、工業機器人、家庭智慧型服務機器人等等數字化的產品將更加的豐富,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率也將從34%提升到60%,與此同時能源結構也將發生巨大的轉變,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發電總量的比例將達到50%,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數字技術在賦能各行各業的節能減排中也將發揮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華爲堅持科技創新與我們的客戶和各方合作伙伴一起爲構建一個綠色的智能的世界而持續的努力,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讓每一個人從科技創新中享受到更多的好處。

以下是演講全文:

首先我想請大家和我一起通過這個大屏幕來感受一個基於5G網絡終端還有AR的技術開發的一個新的應用,這個應用他的名字叫做華爲河圖,這個地方是前門的北京坊,大家可以看得到基於北京坊實景的街區,我們在應用裏疊加了3D的導航,大家拿手機就可以看到商家的精品推薦、數字煙花等等一些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內容,而且可以與裏面的數字角色進行互動,我相信北京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北京坊的空間非常複雜,但是通過河圖這樣的應用,我們每一個消費者不管是在線路複雜的地下車庫,還是在室內的商業區,哪怕你是第一次去北京坊,都可以快速準確的到達任意一個你想去的目的地,這個河圖的應用他背後是以每平方公里40億個信息點的密度對北京坊的現實世界進行了1:1的仿真和疊加,是構建了一個數字孿生,從而構建了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相融合的新體驗,在河圖應用背後有幾個關鍵技術,第一個是高精度的定位,河圖的應用他要求定位的精度要達到釐米級和一度以內的定姿,這個要比我們現有的定位能力提升了100倍。第二個就是需要還大的算力,形成高精度的3D的地圖需要對上億級別的地圖特徵點進行採集和空間計算,所以他必須要有強大的算力支持纔可以實現。第三個需要隨時隨地的提供100兆以上的寬帶網絡的支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把這樣的應用帶到更多的場景裏面去的時候,比如說教育、娛樂、旅遊、交通導航對於消費者來說就會獲得一種全新的體驗,而對於我們的商業社會來說,大家可能會看到背後蘊藏無窮的商機。

河圖這樣的應用在我看來只是我們整個社會實現數字化和智慧化的一個點,由點及面我們希望看到這背後幾個大的趨勢,首先第一個我們看到的就是創新的技術正在和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深度的融合,過去這十年間我們看到超寬帶、5G還有云、人工智能、ARVR這些技術發展的非常快,在過去的五年以來我們看到這些技術正在走向與各個行業的場景深度融合這麼一個階段,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越來越多的看到5G的港口AI用來進行輔助藥物的篩選,各種各樣的例子,這個說明這些技術他在我們的社會數字化智能化的進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正在加速融合,過去的這十年來我剛纔說到的技術得到了大的發展,他從技術上爲我們構建一個與物理世界平行的數字世界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大家最近也都看到了被熱議元宇宙的概念,代表了我們整個人類社會對於虛擬和現實進一步融合的一種期待和嚮往。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高沉浸度低時延的這麼一個數字世界裏,我們要更大程度的去還原並且去構建一種超越物理世界的體驗,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方向,但同時也對我們當前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技術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還有一個趨勢我們是不可忽視的,就是在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之下,綠色發展正在成爲一種全球性的共識。正是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之下,在華爲我們認爲數字化、低碳化是整個人類社會可持續的必由之路,我們預測到2030年智能穿戴、工業機器人、家庭智慧型服務機器人等等數字化的產品將更加的豐富,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率也將從34%提升到60%,與此同時能源結構也將發生巨大的轉變,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發電總量的比例將達到50%,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數字技術在賦能各行各業的節能減排中也將發揮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華爲堅持科技創新與我們的客戶和各方合作伙伴一起爲構建一個綠色的智能的世界而持續的努力,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讓每一個人從科技創新中享受到更多的好處,我們投入的方向大概有三個聚焦點,連接、算力和低碳,下面我向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在中國大家都說要發展先修路,看通信產業從2G到3G,從4G到5G,數字化的連接寬帶的連接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當前的5G已經在中國廣泛部署,不僅爲個人帶來了暢快的體驗,還在賦能千行百業,華爲預測到2030年全球的總連接數將會達到2000億以上,在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未來的連接要能夠充分的滿足物的連接的需要,而不僅僅是人的連接,他要在帶寬、時延和空間這三個方面給我們帶來新的要求,比如說我們要匹配從千兆到萬兆的這種接入帶寬的需求,我們需要滿足機器智能所要求的時延,從100毫秒到1毫秒更低時延的要求,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到未來的超寬帶連接需要形成從地面到低空再到高空的立體覆蓋,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類活動空間不斷擴大的需求。我們認爲數字世界所需要的連接正面臨着從量到質的轉變和飛躍,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尤其是理論和基礎研究的突破,才能夠打造無處不在超低時延超寬帶立體連接網絡,這個也是我們華爲一直努力的方向。

當然有連接就一定會到計算,在一個數字世界裏連接在哪裏計算就會在哪裏,我們要讓數據入弧,要讓應用上雲,讓各類數據中心成爲算力的中心,真正實現算力無所不及才能夠持續爲數字經濟提供前進的動力,當前計算的突破爲各行各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比如說作疫情期間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超大規模的新冠藥物篩選所用模擬的時間從過去的一個月縮短到了一天,雲計算也支撐了上億人同步發起雲辦公和雲會議,我們預測到2030年的時候全球的數據總量會增加20倍,全球的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將會增加500倍,面對如此巨大的計算需求,算力、算法和數據都需要網絡化的協同,這個就需要我們進行全站全系統的創新,這包括進行集約化的人工智能算力的建設,把人工智能的算力打造成新型的社會基礎設施,就一定會成爲我們必然的選擇,在這個方面我們看到在中國已經有20多個城市積極的開展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規劃和建設工作,比如說深圳的蓬根實驗室,武漢的人工智能中心,以及北京已經規劃的人工智能中心。這些算力中心正成爲當地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我們看到低碳發展已經成爲了全社會的共識,是各行各業未來發展的指引,華爲希望通過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的持續創新,幫助各行各業節能減排、低碳化發展,具體而言我們有三個努力的方向:

第一個促進ICT行業自身的低碳發展,我們主要通過節能技術的創新,把ICT產品的能效不斷提升和優化,這裏面尤其是各類數據中心和各類通信站點,比如說我們用AI的算法對數據中心的冷、熱、電管理進行優化,以一個規模爲1600個機櫃數據中心爲例,他的PUE能夠降低12%,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這樣的一個數據中心每年可以節省電力達到800萬度。

第二個促進各行各業的低碳發展,這個就需要我們把數字技術的創新帶給各行各業,在這裏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和哈爾濱市一起率先開展了智慧供暖的這麼一個城市改造,我們以哈爾濱的道外區爲例,用數字技術對整個供暖系統進行了改造以後,他的平均能耗降低了12%,如果以這個水平來算,我們全國一年130億平方米的供暖,如果都用上智能化的方案,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達1600多萬噸。

第三個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和傳統能源的數字化,這個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我們要用比特去管理瓦特,也就是通過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技術相互融合進行創新。大家看到的這個動畫是我們在寧夏和客戶一起建設的一個項目,在寧夏的黃河東岸濱河新區對荒漠化的土地開展了生態治理,在這個區域建設了大型的光伏園區,截止到去年年底這個園區累計發電超過了43億度,相當於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超過204萬噸,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新種植了超過8900萬棵樹。不僅如此,光伏電站他所帶來荒漠土地覆蓋改善了當地的土壤的環境,在這裏還產生了新的農業種植業的機會,給當地的羣衆提供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在這方面還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包括種植業當然也包括對光伏電站的清潔這樣一些新的服務業的機會。

剛纔我分享了面向未來的綠色的智能世界的願景,要實現這個願景華爲將在產品、技術、工程能力等等方面持續進行投入,通過多路徑、多批次、多場景化的方式來實現技術的突破,推動產業的發展,我們認爲隨着技術運用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新時代我們需要在新理論和基礎科學的前沿獲得突破,從數學、物理、化學等等基礎的領域尋找未來突破的新的方向,這個也正是昨天在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華爲將持續和全球的科研以及產業夥伴一起進行開放的合作,共同實現從零到一的基礎創新,來推動我們的產業持續向前發展。

朋友們,綠色的智能世界的建設需要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組織每一個人共同參與,這個目標的進程是長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個就需要我們持續的協同的創新,需要一步一步來踐行,華爲願意與大家共同努力,加速這個目標的實現,謝謝大家。

(責編 梁雪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