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行研究局王信:能源轉型可能引發產出波動,支持綠色低碳不應損害物價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在9月26日的中央財經大學綠色國際研究院2021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圍繞“央行如何應對經濟低碳轉型帶來的挑戰”發表了演講。

王信從通脹、產出、氣候風險等維度闡述了低碳轉型可能對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傳導渠道、政策空間等帶來的影響。他強調,央行應該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支持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但是不應該以損害物價穩定爲代價。

據王信介紹,目前國際上央行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比較直接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信貸政策、抵押品政策和央行在開展量化寬鬆過程中購買資產的選擇。

低碳轉型下央行履職面臨挑戰

王信在會上指出,現在不少研究都表明,低碳轉型對宏觀經濟造成衝擊,可能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傳導渠道、政策空間等。

第一,從通脹來看。短期內,由於對於低碳發展的要求,碳價、碳排放權價格都會上升,可能會拉高物價水平。中長期內,由於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大幅下降未來可能成爲常態,能源的轉型可能會降低中長期通脹的預期,加大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難度。如果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邊際成本降低、供給趨於穩定的變化足夠明顯且持久,那麼企業和家庭等市場主體的通脹預期可能發生變化,增加央行維持和管理通脹水平的難度。

“雖然有一些央行通過調整通脹目標的期限擁有更大的應對沖擊的靈活性,但是央行能夠承受持續供給衝擊的程度有限,需要採取前瞻性的行動,有效管理預期,避免更大的衝擊。”王信強調。 

第二,從產出和潛在勞動生產率來看。王信指出,第三技術的變革造成產出和潛在生產率的波動,貨幣政策需要更加精準的施策。未來的能源轉型並非孤立進行,低碳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時,低碳技術和金融科技等技術的發展共同引發更廣泛的經濟結構的變革。例如,大數據分析有助於精確挖掘氣侯數據並提高應對能力;新能源與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結合不僅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還可能改變航空、運輸、物流等行業的發展態勢。相關這些創新有助於扭轉生產率增速的長期下降趨勢,經濟增速的趨勢性提高可能提升自然利率的水平。

王信解釋道,低碳轉型過程中對於傳統的高碳行業有比較大的衝擊,但更多人也強調面臨很多新的生產、投資的機會。生產率可能會因爲新技術比如低碳技術的發展得到提高,會推高自然利率的水平,增加央行調整商業週期性波動時的貨幣政策空間。能源轉型和產業轉型可能引發潛在的產出和勞動生產率的波動,需要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整做出響應。

第三,從氣侯相關的金融風險來看。氣侯風險和經濟衝擊相互交織可能影響中長期的貨幣條件及貨幣政策傳導的渠道。 

一方面,氣侯變化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都可能導致資產價格的調整。抵押品的縮水或者交易對手風險偏好的降低可能增加銀行等金融機構從銀行間及其他渠道獲得流動性的難度。借款人的抵押品價值下跌,銀行發放的抵押貸款可能減少,這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這是從抵押品價值變化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行爲,從而對貨幣政策的傳導造成影響。

另外一方面,從央行本身的行爲來看,低碳轉型過程中的資產價格的調整將直接影響貨幣政策操作中央行交易對手的抵押品價值和相關機構財務的穩健性,也會影響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因此,央行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需要考慮相關金融資產價格受氣候風險負面衝擊的情形。

央行推動經濟低碳轉型的着力點

王信在會上表示,學界普遍認爲央行可以主要從兩個方面着力,引導經濟主體長期行爲,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

第一,鼓勵爲能源轉型、產業轉型提供長期融資。央行可以動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綠色低碳的項目,也可以推動碳金融市場發展,通過市場化機制來提供長期的融資。

第二,採取各種措施降低投資的不確定性。通過建立和統一綠色金融標準、推動金融機構強化碳覈算和環境氣候信息披露等來減少不確定性,從而有助於動員大量的民間資本來投向綠色低碳領域。 

從目前的國際實踐來看,王信表示,央行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比較直接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信貸政策、抵押品政策和央行在開展量化寬鬆過程中購買資產的選擇。

信貸政策一般是發展中國家採用較多。央行可以通過信貸政策直接規定或者要求、影響金融機構應該有多少信貸配置到綠色低碳項目上,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分配色彩。 

抵押品政策也討論較多。簡單來說,如果擁有綠色低碳的資產,在向中央銀行申請融資或者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大額度和低利率的資金,從而體現對綠色低碳項目的支持。

就資產購買而言,量化寬鬆政策意味着要在市場上買入大量資產,除了國債還包括機構債、公司債等。爲了體現央行對綠色低碳的支持,央行在購買資產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更多地購買和綠色低碳相關的公司債或者機構債,這也是在討論的問題。

此外,圍繞“中國的央行積極採取措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王信提出了幾點看法。 

一是合理評估氣侯政策對通脹、產出和就業等方面的影響。

二是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清潔能源、節能減排技術等的金融支持。“央行應該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支持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但是不應該以損害物價穩定爲代價。” 

三是在目前對銀行綠色債券、綠色貸款業務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完善評價辦法,適時開展更全面的金融機構綠色業務評價,並且根據評價結果對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激勵和約束。

四是支持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發展碳中和債等更多的金融產品,鼓勵更多民間資本投資綠色低碳領域。

五是高度關注氣侯變化相關的金融風險,避免氣侯的金融風險和宏觀經濟的衝擊相互強化與影響。央行應該要求和推動金融機構進行氣侯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同時對整個金融系統和宏觀經濟進行氣侯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

(作者:舒曉婷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