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包商银行接管组副组长李国荣被查原因披露:利用风险处置权力大肆敛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愿 北京报道 曾担任四川银保监局副局长、包商银行接管组副组长的李国荣,在其被调查2个月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原因被披露:借参与风险处置工作之机以权谋私。

9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的《深度关注 | 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一体推进 打掉“老鼠” 护住“玉盘”》显示,有的金融监管干部甚至借参与风险处置工作之机以权谋私。今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监委查处的四川银保监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国荣便是一个典型。

“在包商银行接管组任职以来,李国荣利用风险处置权力大肆敛财,接受私营企业主请托,插手干预被接管银行机构及关联银行机构资金借贷事项,利用职务便利,在被监管金融机构贷款发放或展期、贷款利息减免、债务重组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是‘靠接管吃接管’的典型。”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在上述文章中说。

今年7月14日,银保监会网站显示,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四川银保监局、副局长李国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委、内蒙古自治区监委指定管辖,呼和浩特市监委对其监察调查。

其中,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的表述即引发外界猜疑,李国荣被调查审查可能与包商银行有关。彼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向李国荣在包商银行工作期间的同事进行了求证,但未得到相关人士的证实,“可能与四川期间的工作有关,”该人士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深度关注|惩治金融腐败 防控金融风险》称,在包商银行严重信用风险系列腐败案件查办中,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与银保监会党委、包商银行接管组以及内蒙古当地保持密切沟通,反复评估风险,稳妥选择介入调查时机。同时协调内蒙古银保监局做好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发生挤兑等次生金融问题。

2019年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

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央行、银保监会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坚持市场化原则,防范道德风险,严格依法依规推进包商银行接管工作,历时一年半的时间,顺利完成包商银行金融风险的精准拆弹。

据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中《依法稳妥处置包商银行风险》一文披露,截至2019年5月,包商银行客户约473.16万户,其中个人客户466.77万户、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6.36万户,不但客户数量众多,还遍布全国各地。同时,包商银行同业负债规模超3000亿元,共涉及全国约700家交易对手。

2020年11月23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包商银行破产清算,并指定包商银行清算组担任包商银行管理人。2021年2月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宣告包商银行破产,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完成。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理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的体制机制,风险和腐败问题依然会‘卷土重来’。”

(作者:李愿 编辑:李伊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