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葉青北京報道

隨着全球經濟逐漸復甦,今年年初至今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油價漲幅已經超過57.2%,NYMEX天然氣更是達到124.5%。截至9月28日14時,國際油價已經連續6連漲,美油11月合約站上每桶75美元關口,布油12月合約盤中一度突破每桶80美元關口,暫收於每桶79.46美元,創近三年來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輪全球能源價格飆升,主要由於在產能、運能持續受限的情況下,經濟復甦導致對能源的需求不斷走高,預計未來短期內這種供需矛盾不會有效緩解。隔夜美國NYMEX 10月天然氣期貨收漲11.01%,報5.706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刷新9月15日所創的2014年2月以來新高。截至9月28日15時,暫報收於6.148,漲幅達7.22%。

能源單一化導致“氣荒”蔓延

9月28日,受天然氣上漲影響,A股天然氣板塊再度大漲。截至收盤,天然氣股大幅走高,迪森股份(300335.SZ)、潛能恆信(300191.SZ) 、 水發燃氣(603318.SH)、廣匯能源(600256.SH)等漲停封板。

9月27日英國天然氣期貨收漲8.20%,報190.39便士/千卡,盤中最高觸及193.23便士,逼近9月15日錄得的歷史最高位194.94便士。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歐市尾盤漲8.25%,報77.400歐元/兆瓦時,創歷史新高。隨着冬天逼近,預計全球將出現一波恐慌性搶購。

對此,光大能化總監鍾美燕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十年來,在歐盟嚴格的環保政策引導下,歐盟大量削減了對煤電的依賴。可以看出,2011年至2020年,歐洲煤炭發電佔比從25%大幅下降至13%,嚴格的環保政策導致歐洲多國以天然氣發電爲主。

不過,據《自然地理科學》最近刊發的一篇論文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歐洲夏季乾旱,造成了“毀滅性的生態和經濟後果”,而這種情況還將繼續惡化。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由於氣候乾旱所致,熱帶雨林頻頻遭遇火災襲擊。

近兩年來,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曾遭遇高溫乾旱,森林火災頻發,每年“燒掉”歐洲大約30億歐元。西班牙等地中海氣候的南歐國家通常受森林火災的影響較爲嚴重,而氣候相對溼潤的北歐國家近年來同樣面臨林火頻發的困擾。對應到發電上,乾旱等於延長了枯水季,降低了水電發電量。

極端天氣帶來的極端高壓,還讓今年夏季歐洲風速變慢了,從而影響了風電發電。歐洲能源三巨頭之一的德國第一大能源公司萊茵集團此前表示,今年歐洲北部和中部的風速大幅放緩,導致上半年該公司離岸風電部門的核心獲利大減22%。可以看出,受極端天氣影響,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供不應求,這自然導致天然氣也不夠用。

有氣候專家表示,今年2月美國德州大停電正是由於寒潮所致,由於積雪覆蓋太陽能板,從而導致德州佔比達30%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全部停擺。此外,8月底的颶風“艾達”不僅影響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導致美國居民電價再次上升。

與此同時,由於大宗商品價格飛速上漲,其中,天然氣成了“漲價王”,過去一年亞洲地區天然氣價格暴漲5倍,歐洲地區14個月內更是瘋漲了10倍。今年2月至8月,天然氣價格漲勢不衰,北美、英國和日韓三大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分別上漲了35%、167%和165%。

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暴漲自然導致歐洲電力價格隨之攀升。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電力批發市場的平均電價達到175歐元/兆瓦時,約爲半年前水平的3倍;英國甚至達到183.84歐元/兆瓦時,是目前歐洲最高的電價。除電價受影響外,歐洲一些化肥生產商也宣佈減產停產,進而波及食品以及農業等行業。IHS Markit預計,目前歐洲關閉合成氨產能總計達到460萬噸/年。

不過,能源資訊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副總裁Valery Chow表示,能源價格上漲不僅是歐洲的問題,日本和韓國的冬季能源價格峯值可能會超過2021年初創下的紀錄。預計,今冬北半球將再度出現的異常寒冷天氣,還將令天然氣市場價格風暴愈演愈烈。

伴隨着歐洲天然氣批發價格持續創歷史新高,在疫情對經濟衝擊進一步淡出後,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即使夏天結束進入傳統上的能源消費淡季,天然氣價格也沒有下跌。截至9月21日,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已從2020年5月的每兆瓦時不到4歐元飆升至75歐元以上,漲幅接近20倍。

鍾美燕表示,歐洲天然氣價格如此強勁漲幅背後的原因,除了不斷增長的需求外,還有像荷蘭格羅寧根這樣的大型天然氣田因環境問題而被關閉的影響。而今年以來全球遭遇海運運能危機,也令從北美向歐洲市場跨洋運輸液化天然氣的成本同樣飆升。

脫歐後期症:英國陷能源危機

英國近海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協會表示,今年以來,天然氣批發價格已上漲超過250%,僅8月以來就上漲70%。這雖然是全球性上漲,但對英國影響尤其嚴重。據瞭解,英國是歐洲主要天然氣消費國之一,天然氣在供暖、發電和工業生產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但其天然氣儲備比很多歐洲國家低。

據英國政府數據顯示,2020年英國38%的天然氣需求用於生活供暖,29%用於發電,11%用於工業和商業用途。當北半球逐漸步入秋冬季,歐洲也到了最需要天然氣的時候,但現在,天然氣價格飆漲已經成爲困擾歐洲乃至全球的問題。

不過,近期英國能源供應商Green Supplier和Avro Energy同時宣佈退出市場,這標誌着天然氣價格飆漲引發的供應危機正處於愈演愈烈的狀態。

據瞭解,供應商退出的原因在於成本大大提高。Green Supplier在聲明中表示,目前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情況,批發價格走高推動能源供應成本超過政府限價。這意味着Green以及其他所有的能源供應商正在以虧本的價格向用戶提供能源。

據瞭解,英國負責制定能源價格上限的天然氣與電力市場辦公室(Ofgem)在今年2月和8月的調價窗口中均作出了調高限價的決定。根據今年8月的調整,10月起預付費用戶年賬單上限將提高153英鎊至1309英鎊,直接支付賬單的家庭能源費用上限也上漲139英鎊至1277英鎊。

但這個漲幅遠遠不及天然氣價格漲幅,在Ofgem調價公告發出後不到兩個月時間,英國天然氣期貨的價格就上漲了80%。供應商退出市場,受影響最大的是英國居民。加上最新宣佈停止服務的兩家,自8月初開始,英國已經有7家能源供應商退出市場,造成超過150萬家庭需要尋找新的供應商。

除了英國的天然氣供應出現短缺問題外,伴隨着國際油價大幅上漲,英國的汽油也處於短缺狀態。英國石油公司(BP)表示,在恐慌性搶購背景下,英國近三分之一BP加油站的主要品級燃油已經售罄。9月26日,總部位於倫敦的BP發佈聲明稱,在英國的1200個加油站中,大部分仍在供應和開放。

不過,由於過去兩天需求強勁,目前大約30%的BP加油站已沒有主要級別的燃料了。這對於英國人來說,今年的冬季或許分外難熬,能源供應危機正在衝擊各行各業。或許是預感能源供應短缺,上週末英國的加油站外都是長長的車隊,司機們爭搶加油名額,加油站內的貨品也被哄搶一空。

針對上述情況,記者也採訪常年身處歐洲的華僑周先生,周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英國之所以出現汽油短缺問題,主要原因在於運汽油的工人人手短缺,在英國脫歐前,這部分工人都是由東歐的工人來做汽油運輸工,自英國脫歐後,這部分勞工已經離開英國,現在他們夜裏要開很遠的距離才能加上油。

周先生表示,引發人們恐慌性購買的背後,是供應鏈受阻導致的供貨不足。由於卡車司機數量嚴重短缺,部分公司無奈宣告暫停供應。除了汽油難加外,類似於衛生紙和生活必須品都處於短缺狀態,即使是去超市購買東西,也不像以往那樣方便。

針對英國人哄搶汽油的情況,英國交通大臣格蘭特•沙普斯表示,國家有足夠的燃料,只是當下司機緊缺,政府已經在設法提高新手司機上路測試的效率,填補卡車司機缺口,如有必要,還將動用軍隊力量來運輸物資,解決當下的問題。

約翰遜對此也表示贊同,並稱考慮實施“埃斯卡林行動”應急計劃,動用軍隊向加油站輸送燃料。

此外,英國政府25日表示,將向外國司機發放5000份短期簽證。但據英國道路運輸協會估計,這個數字離英國需要的大約10萬名重型貨車司機還差得很遠。不過,周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原來在英國從事汽油運輸的卡車司機,現在都已經歐盟的其他國家找到工作,這些曾被英國驅趕走的卡車司機是不會再次迴歸英國從事卡車司機的工作。

英國老化的核電站正進行計劃外停電以進行維護,從法國進口電力的主電纜在遭遇火災後關閉,近期風力較弱導致英國的風電渦輪機減速,這都導致英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增加。正如英國能源協會首席執行官埃瑪•平奇貝克所言,天然氣市場的異常波動,是不尋常天氣和疫情後不尋常的能源需求模式共同作用結果,對於許多客戶來說,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冬天。

對此,花旗也認爲,由於市場對天然氣價格非常敏感,歐洲和美國的庫存都遠低於正常水平,因此,市場對天然氣價格的後期走勢都是看漲到2022年。而供應方面,OPEC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友一直只是在緩慢放鬆產量限制,從而導致市場收緊。

期貨市場交易員李欣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雖然油氣資源主產國家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儲量,但由於建造新的液化和氣化設施成本高昂。所以,難以緩解歐洲及亞太主流消費市場的供給短缺,航運運能壓力更使此狀況雪上加霜。而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由於美國的介入延後了開通時間。據悉,“北溪-2”輸氣管至少要到明年才能開通。因此,今年冬天歐洲天然氣的供需矛盾會持續升溫。

即使是天然氣主產國之一的美國,自拜登政府上臺以來,其“綠色新政”已經對油氣產業活動產生限制,這也令天然氣產能進一步受限,這不僅會對現有油氣井產能造成影響,而且也可能導致未來產能進一步下滑。此外,去年原油價格出現負油價,也降低了部分美國頁岩油勘探活動,從而使得後繼產能不足。

正如全球最大獨立石油交易商維托爾集團首席執行官羅塞爾•哈迪所言,由於歐洲和中國的低庫存和強勁需求,全球天然氣價格正處於“極端水平”,而未來至少5年間,全球市場對天然氣需求的增速還將維持,這意味着之前許多年間因爲美國“頁岩氣革命”而帶來廉價天然氣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