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5G消息高層論壇上……

記者/倪雨晴 

中國5G已經商用兩年,受地緣政治影響,國內的5G設備市場也有所起伏。

“業務發展總是有波動的,我們希望能夠在一個長週期裏面去熨平這個波動,能夠保持企業的業務發展,也希望有機會不斷增長在中國的市場份額。”9月28日,愛立信中國區總裁趙均陶在媒體溝通會上對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多個媒體表示。

中國已成5G創新中心

從財報看,今年二季度愛立信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8%,但是在中國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60%,對此,多位愛立信高管指出,愛立信對中國市場長期投入的承諾沒有改變。

趙均陶談道:“愛立信中國市場份額有下降這是事實,但是中國對愛立信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市場,這個重要性體現在中國在2B的大規模商用,中國佈網速度等等,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另外基於中國的5G生態系統基礎,中國會成爲5G的一個創新中心。”

從全球看,5G的商業部署持續加速,目前全球已經有176張5G網絡,全球5G用戶數已經達到4.9億,全球5G基站數量已經達到150萬。其中,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截至今年8月,我國累計建成的5G基站數已突破百萬,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級城市,以及95%以上的縣城城區和35%的鄉鎮鎮區,5G網絡建設已進入精耕細作新階段。

5G基建如火如荼,設備商們也在更新迭代產品,愛立信發佈了Massive MIMO新品,中頻段mini-AAU產品—AIR 3268,據介紹,相較於上一代產品,AIR 3268重量減輕約40%,功耗降低約10%。

但在趙均陶看來:“5G經濟還沒有真正的到來,目前仍然處於大規模的佈網階段。全球來看,仍然在早期的商業部署階段。現在拉動5G的流量主要是視頻,但是運營商運營模式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相信隨着5G的巨大的技術潛力的釋放,運營商的運營模式一定會發生深刻變化。”

目前,5G已經在C端和B端拓展了不少應用,大家期待中的殺手級應用仍在孕育中。有通信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5G還是存在內需應用不足的問題,手機之外B端的垂直應用普及還需要時間。

國內也在政策層面推動5G應用的發展,今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行動計劃》量化了的5G應用相關指標指出,比如,面向個人消費領域,要打造一批“5G+”新型消費的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讓用戶獲得感顯著提升。

面向垂直行業領域,要求5G在大型工業企業應用滲透率超過35%,並在特定領域實現規模化複製、先進技術試點進一步擴大、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面向社會民生領域,要打造一批“5G+智慧行業”樣板項目,要求每個重點行業打造5G應用標杆數100個以上。

規模化後成本一定會下來

儘管當前還在基建階段,趙均陶表示,未來5G經濟一定會到來,一方面是終端設備,另一方面是2B的工業應用,5G to B已經開始進入小規模商用,但是規模化之路仍充滿挑戰,“怎麼能夠從從示範到規模,需要產業界各方協作摸索。現在有很多成功落地的案例,但很多都是定製,要讓它規模化,一定得有標準,就像在生產線上一樣,大家應該集中精力要做好標準化、規範化,選取有大規模的鋪開可能性的行業,比如車聯網。”據介紹,愛立信爲山東中通客車提供了5G專網,這個專網是爲企業做無人駕駛測試,已經在工廠廠區裏做了5G專網規劃。

而5G在工業領域落地仍存在不少難題。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應用成本,此前就有製造企業向記者表示,工廠鋪設5G的成本頗高且部署還不夠密集,在考慮投資回報率時會猶豫。趙均陶也談道,中國企業的5G數字化進程突出,但相比服務業,製造業的數字化比較慢,因爲製造業的投資和服務業的投資週期不一樣,“製造業一個設備折舊過程少則幾年,多則十年二十年,所以做每一筆投資都特別特別慎重。落地應該用哪個5G應用,投資了5G經濟回報如何,都是特別重要的問題。”

不過好消息是,5G模組的成本正在下降,這也直接關係到垂直場景的整體成本。趙鈞陶:“我覺得模組(成本)下降速度特別快,任何一種終端、模組的價格都取決於規模,沒有規模很難大幅度下降。比如車聯網很容易形成規模,它的模組增長就很快。”

此外,他還表示,標準方面也存在痛點,製造業產業裏面的標準很多,包括西門子標準、AB標準、英特爾標準、WIFI、藍牙等其他的非蜂窩的方式,加上5G的方式,每一個標準都支持一部分設備,現在讓它們互通,數據纔有更大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