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消息顯示,俄羅斯海軍日前使用其北風之神級首艇“北德文斯克”號核潛艇在白海海域水下40米位置,成功試射一枚使用潛射方式發射的“鋯石”(Циркон)高超音速導彈,導彈在飛行了數百公里後擊中了位於北極地區巴倫支海的目標。這是全球首次公開的使用潛射方式發射高超音速飛行器並獲得成功的試驗,對俄羅斯可謂意義巨大。


據瞭解,實際上幾個月前,俄羅斯已經宣佈成功使用核潛艇發射了“鋯石”高超音速導彈,而且當時的測試也使用的是這艘“北德文斯克”號,當時的測試也是世界首次使用核潛艇平臺發射高超音速武器成功。不過當時並未使用潛艇潛入水中發射的方式進行發射,而是在覈潛艇浮起的狀態下使用垂髮系統發射成功的,水下發射應該更具有實戰意義。


據俄羅斯報道稱,“鋯石”高超音速飛行器是俄羅斯自行研發的一款高超音速戰術導彈系統,該導彈在測試時最高速度達到了馬赫數8左右的高超音速飛行狀態,而且在空中飛行了400至600千米,成爲了世界上爲數不多的一款“公認”的高超音速導彈。根據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定義,飛行器的速度需要達到或超過5倍音速,纔可以被稱爲“高超音速”飛行器。按照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米每秒計算,8倍音速意味着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需要達到2.7公里每秒的速度,換算爲時速則相當於約每小時9800千米,這一速度已經超過世界上任何一種反導防空武器導彈武器的飛行速度,簡單講就是防空武器追不上高超音速導彈。


分析人士指出,在如此的高速下,飛行器表面和空氣摩擦會產生非常高的溫度,而且也非常容易造成飛行器的失控,因此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難度非常大,高速還意味着飛行器的制導和飛行控制極爲困難,在大氣層內外進行氣動飛行的設計思路和設計環境完全不同,西方媒體認爲,第二代高超音速武器甚至要求導彈發射後全程在大氣層邊緣活動,不進入大氣層內,全程高速滑翔飛行的難度更大,當然這種武器的突防優勢更加明顯,敵方沒有辦法根據計算拋物線彈道來確定導彈彈頭的落點,而一些國家研製的二代高超武器在大氣層飛行的恐怖機動能力,讓美軍的反導系統形同虛設。


據西方媒體報道稱,目前實際裝備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僅有中俄兩家,不過按照中國的標準,俄羅斯的高超音速導彈武器是否真的具備高超音速武器的技術標準和規格,還值得商榷,此外,美國有三至四種不同層次的高超音速武器正在試射和研製階段,最早服役的型號也要到2025年左右,在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領域,美國同樣落後,目前,美國的陸海空軍此前都曾分別進行過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但無論是美國空軍的X-51項目還是美國國防部先進項目研究計劃局的HTV項目都沒有實現成功應用,最終美國不得不“集中力量辦大事”,取消了各個部門分別研發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項目,統一到了一起研發,才讓美國擁有了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技術,但進度遠遠落後於俄羅斯。


實際上,俄羅斯除了鋯石導彈外,還有多款高超音速飛行器,比如“匕首”空射型高超音速飛行器等。但鋯石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恐怖之處在於,其可以通過潛射方式發射,由於高超音速飛行器在空中飛行速度非常快,在飛行中段到末端都可以保持8倍音速以上的速度飛行,幾乎不可被攔截。以目前的技術唯一可能攔截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時機就是在其飛行初段,也就是剛發射之後的提速階段。然而採用潛射發射後,鋯石導彈的發射地點不可被預期,發射時間也不可被預期,這也讓攔截鋯石導彈變成了不可能的事件,再加上鋯石導彈強大的打擊能力,可以說其將進化爲敵方軍艦的“深淵死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