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慶長假消費亮點紛呈 彰顯巨大內需潛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的“十一”黃金週,“補償式出遊”需求強勁,5.15億人次出遊,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890.61億元。紅色旅遊持續升溫,親子游和研學遊成市場熱門。與此同時,商品消費穩步復甦,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品質消費、中高端消費等亮點突出。

有關部門也正在加快部署更多促消費舉措,穩住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等。分析指出,伴隨政策利好的深度釋放,10月份乃至整個四季度消費將延續恢復向好態勢,爲全年經濟持續復甦增添強勁動力。

假日經濟火熱

文化和旅遊部7日發佈消息,綜合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數據,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遊出遊5.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減少1.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0.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890.61億元,同比減少4.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9.9%。其中,紅色旅遊持續升溫,親子游和研學遊成市場熱門。

多個旅遊平臺數據也顯示,國慶期間出遊需求強勁。攜程報告指出,國慶期間迎來“補償式出遊”,多地知名景區連續多日入園量達到峯值。“國慶出遊總體呈現周邊、長線兩開花的局面,城市微度假、周邊深度遊、省內長線遊、跨省長線遊等玩法多樣。短途周邊和省內長線遊熱度提升最快,紅色旅遊、鄉村遊、親子休閒、賞秋風光遊等主題最受歡迎。”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謝曉青表示。

飛豬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假期效應明顯。跨省長線遊有序恢復,預訂量環比漲超170%。西藏、寧夏、甘肅、青海、海南等多個長線遊目的地訂單量均實現翻倍增長。高星級酒店訂單量環比上月增長超380%。住宿呈現品質化、個性化消費趨勢,高星級酒店平均消費金額增長超三成。

驢媽媽旅遊網報告顯示,主題樂園、山水名勝、文化古蹟火爆;紅色旅遊、鄉村旅遊、非遺打卡較往年人氣更旺。“中高檔次度假酒店、特色民宿,博物館、文化景點、網紅打卡點、非遺與民俗表演,景點在線講解與人工講解預約,追求個性化、深入體驗等,成爲文旅消費升級下的需求重點,也是目的地、旅行社、酒店等優化供給的發力點。”驢媽媽旅遊網CEO鄒慶齡表示。

旅遊市場的表現是我國消費市場火熱的縮影。據中國銀聯統計,10月1日至6日,銀聯網絡交易金額2.31萬億元,交易筆數41.77億筆,日均交易筆數相比去年國慶假期增長32%。其中,北京、上海等地消費金額增長明顯。網聯平臺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6日,網聯平臺共處理網絡支付交易120.19億筆、金額6.46萬億元。日均交易筆數和金額同比增長均超過兩成。國慶假期前6天,兩大支付網絡交易金額合計8.77萬億元。

其中,綠色、智能、健康等消費新趨勢快速成長。蘇寧易購發佈的《2021國慶消費大數據》顯示,“十一”期間,蘇寧易購全國門店訂單增長86%,萬元以上高端套系家電訂單增長141%,智能家居銷售增長101%。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假期消費的諸多亮點反映出我國消費市場的新趨勢。在他看來,快速成長的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品質消費、中高端消費、體驗式場景化消費,無不反映出人們消費升級的訴求,既包括商品和服務品質本身,又包括對於消費體驗的注重和消費理念上的轉變等。而消費升級也將倒逼產業端進行全方位升級。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研究員王巖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流通與消費發展呈現系列積極變化,傳統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在有效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成爲我國消費的新增長點。

多部門加力促消費

更多促消費舉措在加速推進實施。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居民消費預期尚不穩固,消費回升基礎還不牢固,實體商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仍比較困難。針對當前形勢,爲抓住“金九銀十”、歲末年初消費旺季有利時機,在落實落細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紮實推進商務領域促消費重點工作。

近日,商務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商務領域促消費重點工作的通知》,從加力穩住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優化提升消費平臺載體等三個方面推出14條舉措,加大商務領域促消費力度,確保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消費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充分發揮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與有關部門一道,統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考慮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羣體消費發展需求,系統全面促進消費供給體系、需求結構、流通網絡和發展環境提質升級。

其中,在挖掘消費潛力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聚焦重點領域,提升傳統消費,發展新型消費,擴大服務消費,拓展縣鄉消費,增加公共消費,加快培育更多消費新增長點;在增強消費意願方面,增加居民收入與減負並舉,着力促進低收入羣體增收,制定擴大中等收入羣體實施方案,穩步提升居民消費傾向和能力。

各地也瞄準“以節聚勢,以節興市,以節興商”的契機,對四季度乃至更長時間促消費進行多重部署。

湖北日前啓動的“歡購荊楚夜”活動,就是以國慶節、“雙十一”、歲末年初等消費旺季爲契機,在全省範圍內聯動舉辦的多樣化促消費活動。10月1日,江蘇無錫舉行2021無錫太湖(金秋)購物節暨深化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啓動儀式,發佈商貿流通企業品質商圈聯盟、夜經濟精品街區、網紅打卡地、文化旅遊黃金週、餐飲企業優惠、電商平臺讓利等活動,啓動打造江蘇無錫直播產業示範基地。

付一夫表示,整體上看,這些促消費舉措既包括傳統消費又包括新型消費,既涉及到平臺載體建設又涵蓋夜間消費,充分覆蓋了廣大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消費領域和場景,並針對潛力環節予以發力,有助於挖掘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人羣的消費潛力,並全面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繼而帶動整體消費市場進一步繁榮,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添加動力。

全年消費或突破44萬億

分析指出,伴隨政策利好的深度釋放,我國消費市場將實現新的突破。王斌表示,10月份乃至整個四季度消費仍將延續平穩恢復態勢。預計全年社零總額有望達到44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2.5%左右,比2019年增長8%左右。

付一夫也表示,四季度歷來都是傳統消費旺季,除了國慶假期消費市場的小高峯外,還有“雙十一”購物節等,勢必都會助力消費市場回暖提振。“伴隨着國人消費信心不斷修復,以及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支持,消費市場有望迎來不錯的增長勢頭。預計全年消費將繼續扮演國民經濟增長中堅力量的角色。”他說。

王巖表示,促消費舉措和系列活動將進一步釋放城鄉消費潛力,發揮消費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巖進一步分析,一方面,城市商業體系逐步健全,將有效滿足居民消費升級和品質品牌消費需要。通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完善居民社區生活服務,完善城市商業網點佈局,推動商業主體創新,促進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釋放城市消費潛力。另一方面,健全農村商業體系,將有效促進農村消費,是擴大內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以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以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優化農村消費供給,實現促進農民收入、農村消費雙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司副司長常鐵威表示,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促消費政策進一步發力,消費將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從長期看,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擴大中等收入羣體,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這裏面也孕育着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升級需求,將有力支撐消費總量擴大和質量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