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烏魯木齊銀行有意入手信託牌照,兩家疆內績差信託公司正面臨股權重組

記者 | 吳紹志

又有銀行“相中”了信託牌照!

近日,烏魯木齊銀行在官網發佈公告,定於10月19日上午10:30(北京時間)召開202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將審議請求授權設立理財子公司和信託公司。

烏魯木齊銀行相關聯繫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現在因爲監管政策等各方面比較難,我們只是有一個意向和想法,希望通過股東大會的授權,如果能做我們就做,如果不能做我們就做不了。”

但是,對於設立信託公司的方式是自行發起設立還是參與併購重組,公告中並未明顯提及,上述聯繫人也未回應。據券商中國報道,該行有意參與華融信託、長城新盛信託兩家疆內信託公司的股權重組計劃,但還沒有實質性接觸及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華融信託、長城新盛信託均爲AMC系信託公司,註冊地都在新疆烏魯木齊市。

華融信託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融”)在重組新疆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設立的,註冊資本30.36億元,中國華融爲大股東,持股比例76.79%。

長城新盛信託是在重組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信託投資公司的基礎上設立,註冊資金3億元,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簡稱“長城資產”)、天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35%,長城資產全資子公司德陽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27%,因此長城資產爲長城新盛信託的實際控制人。

疆內兩家信託公司目前已是問題重重,AMC機構在監管提出逐步退出非主業的要求之下,亦有意出讓股權。

今年8月,中國華融發佈公告稱,針對華融信託存量債務情況,擬與主要機構債權人協商“債轉股+股權轉讓”方式對華融信託實施股權重組。

2019年、2020年,華融信託分別虧損4.12億元、57.19億元,銀行間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74億元,扭虧爲盈。

據信託百佬匯此前報道,長城資產擬出售長城新盛信託的控股權,受讓方限定國有企業,正通過某大行投行業務部門尋求受讓方。

作爲業內資本實力倒數第一,長城新盛信託缺乏存在感,業績也並沒有做到“小而美”,2020年由盈轉虧,實現營業總收入1.74億元,淨利潤-9820.87萬元。今年7月,新任董事長吳映江的任職資格剛剛獲批。

自行發起設立信託公司的難度無疑是巨大的。Wind資料顯示,目前成立時間最晚的是萬向信託,2012年8月才成立,此後再無新增信託公司。

用益信託資深研究員帥國讓表示,從監管的角度來看,自行發起設立信託公司很難獲批。

目前信託牌照有71塊,68家信託公司正常營業,3家信託公司整頓中,銀行系的有建信信託(建設銀行)、交銀國際信託(交通銀行)、興業國際信託(興業銀行)、上海國際信託(浦發銀行)等4家。

烏魯木齊銀行方面,1997年12月組建成立,是新疆第一傢俱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股份制銀行,目前總股本40億元,烏魯木齊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兩家當地國企爲第一、二大股東,分別持股19.6%、14.61%。

該行2020年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上市輔導4年仍未有結果。2017年3月,烏魯木齊銀行完成上市輔導備案,接受海通證券輔導。2018年至202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3.91億元、33.54億元、32.1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3.16億元、13.47億元、11.9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