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記者 王敏傑 編輯 馬傑克

因爲一則開屏廣告,鬥魚直播在國慶假期“翻車”了。

有網友投訴稱,10月2日凌晨起,鬥魚直播首頁掛出了H&M的開屏廣告。

這種行爲隨即引發衆多網友質疑,“鬥魚國慶期間爲HM掛開屏廣告”的話題也於昨日早間登上微博熱搜。截至今日午間,該熱搜閱讀量已達2億。

10月10日,鬥魚直播方面通過其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其稱,發現問題後,平臺已在第一時間將相關廣告下線,並由公司領導層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深刻反省。

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該條微博的評論區已被關閉,且大部分消費者對鬥魚直播的道歉並不買賬。有用戶轉發消息時表示:“鬥魚已卸載,喫相太難看!”

鬥魚直播廣告“惹禍”

“一打開鬥魚直播就有三四秒H&M的廣告,點擊廣告就跳到了H&M的主頁面,就覺得很奇怪,爲什麼國慶節要放這樣的廣告……”日前,湖北電視臺經視頻道報道,有網友投訴,10月2日凌晨開始,鬥魚直播首頁掛出了H&M的開屏廣告。該名網友對此表示不解,認爲H&M此前“碰瓷”新疆棉事件並未遠去,其並不理解平臺播放相關廣告的行爲。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用戶都在就此事發表觀點。有用戶質疑,這一行爲是在挑戰大家的底線。

今年3月份,H&M在中國市場經歷了一次巨震。彼時,H&M集團被曝發佈聲明抵制新疆棉花。在相關聲明中,H&M集團表示,“深切關注來自民間社會組織和媒體的報道,其中包括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強迫勞動和歧視少數民族宗教的指控,我們嚴格禁止任何類型的強迫勞動出現在我們的供應鏈。”

這之後,包括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紛紛發聲,直指“H&M碰瓷新疆棉花”。央視新聞更是稱:“在中國賺個盆滿鉢溢,卻中傷中國、肆意栽贓,這種企業毫無基本商業倫理,逾越底線。”

在多方“聲討”後,各大電商平臺紛紛下架H&M的產品,包括百度地圖、高德地圖上也找不見該品牌的門店。

此後,H&M中國在其微博上發佈了一則針對“尊敬的顧客”的中文回應聲明。在這篇不足250個字的聲明裏,H&M中國並未直接提及新疆棉花一事,僅稱,集團一貫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管理全球供應鏈,確保全球範圍內的供應商遵守可持續發展承諾,並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並強調H&M集團通過全球認證的第三方來採購更可持續的棉花,並不直接從任何供應商處採購棉花。

然而,這份綿軟之至,並不具有說服力的回應引來了更多的市場質疑。記者注意到,一直到當前,在淘寶、京東等平臺,搜索H&M仍無任何相關信息,百度地圖、高德地圖也不見其蹤影。

隨着事件的發酵,鬥魚直播也在昨日午後給出了道歉聲明。“針對近期鬥魚APP開屏頁面上線H&M品牌廣告事宜,在此向大家真誠致歉。”其稱,發生此種問題,暴露了平臺商務廣告審批流程漏洞,平臺將進一步優化相關流程,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感謝媒體和網友們的監督和批評,再次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歉意。”

“不相信鬥魚是有意的,還是工作上出現了疏忽。”今日,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他指出,鬥魚的廣告合作審覈部門犯了一個重大失誤,該虛心接受批評。且更爲重要的是,企業要通過這個事情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後續不再犯原則性的錯誤。因這樣的錯誤不僅會影響經營,也會影響企業的聲譽。“通過這個事情,也說明新的互聯網企業在內容審覈、合作審覈上欠缺一些考量,後續要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建設。”

H&M迷失中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鬥魚直播的前述事件也再度讓“消失”在大衆視野中的H&M引起關注。

今年3月,H&M集團被曝曾在去年發表聲明抵制新疆棉花後,其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公開抵制。

從業績端來看,中國已經不再是其馬力十足的“引擎”。本月初,“HM第三季度中國收入大跌四成”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

據稱,H&M集團發佈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中國已掉出H&M十大市場名單,收入暴跌至少約40%。而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還是H&M的第四大市場。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H&M集團並未在財報中單獨列出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不過,在相關電話會議上,H&M集團證實了丹斯克銀行分析師Daniel Schmidt關於其中國營收減少了至少40%的估算。H&M集團首席執行官Helena Helmersson表示,“提到中國市場,H&M集團仍處於一個非常複雜的情況。”

事實上,自2017年起,H&M的業績便開始出現疲軟,直到2019年,其業績纔有所回暖。但此後新冠疫情來襲,給這家公司帶來重創。

業績低迷僅是一方面,今年來,其已經多次被監管部門處罰。9月初,根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H&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新增行政處罰信息,該公司因利用廣告對商品或服務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沒收違法所得3萬元,罰款26萬元。

據悉,此次處罰是因爲該公司曾爲吸引消費者,在產品上使用虛假或引人誤解的“中國限定款”廣告宣傳用語,而且該公司還有童裝、半身裙等產品存在不合格冒充合格產品的情況。

“H&M的可替代性決定了品牌的出路。”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H&M這類流行趨勢的品牌還是需要接地氣,迎合用戶需求和當地的風土人情尤爲關鍵,特別在當下國潮興起之勢頭,這一類品牌只要低調做生意就可以了,用高高在上的姿態來對待中國市場的態度並不可取。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供應鏈角度來看,H&M這類平價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沒有優勢。

去年,H&M方面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H&M集團正在繼續採取行動,例如加速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優化門店組合並進一步整合線上及線下渠道,此外,供應鏈和組織相關的轉型工作也在加快。

但是,市場還能給到它機會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