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家電網。

秋風漸起,天氣一天一天轉涼,暖腳驅寒的電動足浴器又成爲不少消費者購物車中的熱門商品。有消費者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諮詢,一家老小是否可以混用一個電動足浴器,市場上那些宣傳可以殺菌抑菌的產品效果如何?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過節了,想給父母買個電動足浴器,可是老爸有灰指甲,他們可以用一個足浴器嗎?”北京消費者孫女士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目前家庭使用的電動足浴器的確是微生物污染的重災區。”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檢測所微生物實驗室主任張慶玲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使用過程中水溫較低,不同人員的交叉使用,足部分泌的汗液、皮脂和脫落的皮屑等粘附在足浴器的表面或溝槽中,且長時間保持潮溼狀態,會滋生細菌,從而造成交叉感染等問題。雖然經過沖洗、清潔可以處理掉部分微生物,但是依舊會殘留大量細菌,並在後續持續滋生,其中不乏各種致病菌,如果沒有嚴格的預防措施,細菌、真菌就會通過足浴用具傳染。另外在足浴器表面也會存在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傷口等情況下,會造成感染。因此,電足浴器在帶來方便的同時,其存在的微生物殘留和滋生等健康隱患不容忽視。“爲了從根本上杜絕感染的發生,去除微生物是根本。”張慶玲說。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有些足浴產品打出了衛生牌。比如有些產品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頁面上標註着“紅光抑菌”“紅外線照射暖足抑菌”,有些產品則直接標稱爲“殺菌泡腳桶”,並標註了殺菌率“99.99%”“紫外線+臭氧升級殺菌”的字樣。

據張慶玲介紹,電足浴器去除微生物的方式,一種是通過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目前比較成熟的是抗菌、防黴材料,通過在材料中添加某種特殊的抗菌防黴劑,對附着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起到抑制、殺滅的作用。此外,目前還出現了抗過敏原、抗病毒材料,有特殊需求的人可以針對性地應用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防止微生物滋生,避免感染、過敏等疾病發生。

另一種去除微生物的方式是通過在電足浴器整機中嵌入具有除菌功能的模塊,產生某種除菌因子來去除微生物,比較常見的是臭氧。“臭氧除菌首先作用於細胞膜,使膜構成成分受損傷,而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臭氧繼續滲透穿透膜,而破壞膜內脂蛋白和脂多糖,改變細胞的通透性,導致細胞溶解、死亡。”不過,張慶玲表示,依據GB9665-1996《公共浴室衛生標準》國家標準,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檢測所對市場上銷售的6款宣稱具有除菌功能的產品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其微生物殺滅合格率並不容樂觀。

據瞭解,關於足浴器,目前有GB/T26206-2010《注水式足部按摩器》國家標準,其主要規定了安全、外觀、水溫控制誤差、熱效率、防乾燒等要求,並未涉及除菌等相關性能的技術要求和評價方法。目前在家用電器領域,評價材料抗菌防黴效果主要依據GB21551.2-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淨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張慶玲介紹,後續抗過敏原、抗病毒的評價方法也將加入GB21551.2-2010,使用了具有抗菌、防黴等功能材料的電足浴器應滿足此標準的要求,消費者在選購帶有抗菌功能的產品時應注意確認其是否執行這一標準,並可從檢驗報告中確認所用抗菌材料的部件。

張慶玲指出,電足浴器必然要朝着高端化、健康化以及多功能化方向發展,而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除菌功能將成爲區分產品檔次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使用過程中不可迴避的主要問題。對於消費者而言,首先要養成健康的足浴習慣。而最根本的問題是,加強電足浴器行業相關衛生健康標準制定,在標準的引導下推動產品質量升級和行業轉型,從而規範市場行爲,有效遏制假冒僞劣產品的銷售和虛假宣傳行爲的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