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跨入"漲價時代"是"割韭菜"還是謀出路?

原標題:共享經濟迎來新考驗 杜絕資源浪費不做“僞共享”

來源:經濟日報

杜絕資源浪費,不做“僞共享”——

共享經濟迎來新考驗

本報記者 李彥臻

近年來,以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爲代表的共享消費領域服務價格一路上漲,引發社會關注。今年6月份,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相關部門召開行政指導會,要求哈囉、青桔、美團、怪獸、小電、來電、街電、搜電等8個共享消費品牌經營企業限期整改,明確定價規則,嚴格執行明碼標價,規範市場價格行爲和競爭行爲。目前,共享消費領域價格漲勢得到有效遏制,標價逐步透明化、規範化。共享經濟如何健康有序發展?

新模式湧現

當前,我國共享經濟移動化、平臺化支撐基礎日益完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爲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共享經濟領域直接融資規模爲118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2020年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達8.3億人。

共享經濟巨大的市場空間,給企業帶來不少機會。快手科技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對“共享”產品的依賴度、認可度持續提升,“共享”產品用戶範圍逐步向低線城市居民、村鎮居民及中老年用戶擴展,用戶規模增長趨勢明顯。同時,隨着生活品質提高,共享需求更加豐富多彩,消費者對文化知識、醫療健康等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據瞭解,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汽車之後,一些奢侈品也開啓了共享模式,這其中就包括共享高級珠寶。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認爲,共享珠寶模式之所以興起,可以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看。需求端,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升級明顯加快,從衣食等基本保障需求向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升級,對珠寶的需求場景明顯增加。供給端,珠寶製造和流通行業也在加速優勝劣汰,品牌珠寶商在維持主力客戶羣穩定的同時,通過租賃和共享等多種渠道拓展流量客戶羣,拓展服務增值空間。

資源高效利用

在共享經濟領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大型平臺對市場支配地位不當利用、數據獨佔、壟斷性擴張等不正當競爭行爲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二是大型平臺企業“跨界”提供金融服務,帶來了監管困難、用戶權益可能受到侵害等潛在風險。三是流量造假、流量劫持等基於流量的惡意競爭問題日益突出。此外,如何更好地對共享平臺上集聚的海量個人信息進行有效保護,也需要統籌考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李娣建議,推動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需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推進監管手段創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王海成認爲,我國大力推動共享經濟發展,旨在通過對資源的高效利用,達到降低成本、增進消費者福利,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這是共享經濟的本來目的。不符合這一目的的共享經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而是“僞共享”,最終將導致資源的浪費,也不會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

同樣,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蔡之兵認爲,雖然共享經濟涉及領域衆多,業態千差萬別,各領域發展階段、成長特點、面臨問題等也不盡相同,但是歸根結底,共享經濟本質還是充分利用社會閒置資源幫助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即使有專門的公司來提供共享產品,也不能偏離這一本質。因此,應加強共享經濟發展的頂層規劃,針對領域的共享經濟出臺既具整體性,又具差異化的引導和管理措施。

提供製度保障

促進共享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監管舉措。

蔡之兵表示,共享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相關法律規章條例會形成衝擊。例如,網約車對出租車管理的衝擊,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行業的衝擊等。針對這些情況,政府治理需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適應,尤其要系統梳理與共享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爲共享經濟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此外,共享經濟最大的風險在於數據信息安全風險,對此,需要加強監管手段建設。蔡之兵建議,首先,要加強對共享經濟各業態發展的研究和預判,嚴格堅守公共安全、用戶權益、文化安全等監管底線,對共享經濟引發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防範系統性風險。其次,鼓勵各部門建設大數據監管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形成以平臺管理平臺的新型監管方式,逐步探索放寬事前准入要求,建立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同時,還應探索建立國家共享經濟大數據監測平臺,對各領域共享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有效監測,爲科學決策提供實時性、全局性的大數據支持。

“推進共享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需堅持‘三要’。要凝練核心定位,重塑商業模式。要夯實行業基礎,築牢共享平臺。要強化行業監管,確保行業秩序。”武漢大學中國產學研合作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溫興琦表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經所副所長張淑翠建議,可深度分析共享經濟盈利模式與收益來源,對共享經濟運營主體給予優惠政策支持,引導和推動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等加大投入。基於需求,設計更爲多元化的知識技能共享、科研設備共享、分散產能整合共享等共享經濟市場盈利模式,促進用戶需求個性化配置,提高消費者使用頻次,實現“薄利多銷”,促進共享經濟穩健前行。

本報記者 李彥臻

相關文章